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特别强调劳动、科学、综合实践课程的落地实施,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人面前的重要命题。
问题和挑战并存,机遇和发展并重,但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还不够彻底,创新实施方法还不够深入,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比较单一,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还不够全面,特别是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内容的实施还有待深化。
基于这样的实践困惑我们倾听了大连教育学院刘金华老师的专题讲座,厘清了“新课程背景下高质量校本教研设计与实施”的基本路径。从小处入手,做细做实,以主题切入,和教师一道向高素质专业化道路发展精进,力求基于数据、实证、循证技术的教研,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融合、开发执行到位。
依标教学,真探究,真教研,进行学科群体指导,形成专业研修共同体,或者个体指导,“让教师过有组织的专业化生活”。新时期的教研面临很大的挑战,教研履职的主要场域在学校,课程方案“一校一册”“一校一案”,期望在未来认真研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融合跨界,终身学习,立足于学校实践将科学素养培育渗透在学科实践中。
学科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基于工作场域的学习将会推动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在校本教研和学习实践中用可见的表达精准有效设计与实施。
征集问题,找到共性问题,带动研究氛围,抓住《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的纲领性文件,专家引领,专题确定,实践探究,反思改进,和校本教研相契合,引领教育变革。
期待未来,做中学,学中做,将区域教研工作落到实处,出成果,惠民生。
上传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