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创办三周年的演讲《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颇有感触,简单谈以下两点吧。
第一,在这里我读到了晓庄凝聚的力量。
文中中说“到了今天,已经是三周年了。说到可以看见的成绩,真是微乎其微。他所有的茅草屋,稍微有点财力的人,只要两个月就可以造得成功。一阵野火,半天便可以把他们烧得干干净净。至于每个同志之所有,除了一颗血红的心和一些破布烂棉花的行李之外,还有什么可说?然而晓庄毕竟有那野火烧不尽的东西。这些东西的价值,也许只等于穷人家在天寒地冻时之破布烂棉花,也许就是因为这些破布烂棉花的力量,那血红的心才能继续不断的跳动,那怀抱着这血红的心的生命便能生生不已。”突然很感动,就仅有的这一点点也是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得来的,晓庄物质上仍然是贫乏的,但是她却饱含同志们的爱。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晓庄是从这样的爱心里出来的。爱之所在即晓庄之所在。一个乡村小学里的教师有了这爱,便是一个晓庄;一百万个乡村小学里的教师有了这爱,便是一百万个晓庄。虽是名字不叫晓庄,实在是真正的晓庄了。
第二, 陶行知先生讲“生活即教育”,具体怎么讲?
是好生活即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即是坏教育;有目的的生活即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的生活即是无目的的教育;有计划的生活即是有计划的教育,无计划的生活即是无计划的教育;合理的生活即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即是不合理的教育;日常的生活即是日常的教育;进步的生活即是进步的教育。生活教育是运用生活的力量来改造生活,他要运用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活改造无目的无计划的生活。
我们教育孩子总是希望孩子朝着我们预想的好的方面发展,但是往往会发现有些孩子并不会在你预定的轨道上认真地走下去,有的甚至会偏离得很远。在班级这么一个群体教学环境中,我们该如何引导教育学生朝着好的方向前行呢?我觉得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来试试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生活即是教育”换个方向思考,环境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我想让我们班的孩子成长为什么样子,拥有哪些本领品质,那么我就应该为了达到目标为他们提供一个类似的成长环境空间。让他们在环境氛围中去学习,被潜移默化,渐渐地向着预定的目标靠拢。
不管是教育一个孩子还是一群孩子,环境对他们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我深信,在一个良好环境氛围下的孩子会成长得更加卓越,而我,也要尽己所能,为孩子们创造这么一块肥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