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乍一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心中是有疑虑的,我在猜想文中会写些什么呢?又在担心作为一名农村一线教师可能很难理解其中的教育“敬告”。所以翻开书来仔细阅读,而且我不止读了一遍。发现本章中有很多内容是来自于之前所阅读过的“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等等一些文章,所以,关于读后感才有了一定的写作“方向”。
“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所以,晓庄是教育大爱的奇迹生成,也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扎根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一句早已成为了教育界不灭之名言。晓庄可毁,爱不可灭,晓庄一天有这爱,这晓庄一天不可毁。特别是文中所说:“一个乡村小学里的教师有了这爱,便是一个晓庄,一百万个乡村小学里的教师有了这爱,便是一百万个晓庄”。我想每个人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还会想到陶先生强调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这爱,不仅仅是读出来,说出来的,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用行动去做出来,让学生去感受到这爱是真的存在。
关爱学生,一方面表现在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另一方面表现在能敏锐地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捕捉学生的神情恍惚,以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让学生感到老师在时刻关注着自己,从而让他们提高自我意识。目前,我校正在开展“面对面”谈心活动。目的正是要靠近孩子,听其诉说,释放压力,找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更进一步加深师生情感,促进家校共育的自然开展。尤其是这种“面对面”谈话能真正架起师生之间理解与沟通的桥梁,在学生遭遇挫折倍感无助时、在学生家庭遭遇变故惶恐不安时、在学生百无聊赖不思学业时、在学生面临情感上的困惑不知所措时,在学生面对父母无理地增加作业而迫感压力时,都是老师应该找学生个别交谈、倾注关爱的最佳时机。
我相信,每个班里都会有人数不同的后进生。尤其是在农村,因父母离异,或外出务工,不得不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的留守儿童,长时间的缺乏安全感,家庭幸福感,导致性格孤僻,思想偏激,久而久之,必定会影响学习,阻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由此看来,作为一名教师,要熟悉后进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尽全力用爱疗伤,方可更有效。但是,由于后进生往往受到别人的歧视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积极正能量地关注,以至于他们常对老师心存戒备,对老师采取回避和对立的态度;那么,如果老师处理不当,不注意加强“后进生转优”工作的开展,他们也会对身边特别是优秀的同学怀有敌意,更有甚者,就这样毕业走进社会,也会是“不安分子”的潜在威胁。原本可爱的后进生,其实很在乎老师的一句话或一个眼神。有时就因为这句话或一个小小的鼓励完全有可能改变一个学生。老师应给以后进生比其他同学更多的信任和关心,去一点点打开他们闭锁的心灵,一步步摸索让这部分孩子获取自信的途径,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对全体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老师,更会把我们当做朋友。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情感。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可见,师爱不仅仅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更是学生走向科学知识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点燃希望的火把。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是学生的生命场。越来越多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如果课堂上时刻有爱,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课堂目标更易于完成,也更助于达到高效课堂。记得在一次提问有关“比的知识点”中,孩子们回答不是很流畅,我说:“爱我吗?”同学们:“爱!”“可是,不够爱我,否则,我说的这么重要的一句话怎么就没有记在心里呢?下次能不能记得更好些?”同学们发自肺腑,声音洪亮:“能!”果不其然,那节课,孩子们学得热血高涨,效果极佳。将爱融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才会有“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的课堂生成。从课堂走向课外,进入校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做到用爱教、学、做,做到“教学做合一”,对“生活即教育”“如何教农民出头”等有深刻的理论认识,教育之火必定燎原!
“今日是何日,当念三年前。愿从今日起,更结万年缘。”一日教育,终生教育;与教育结缘,情缘亦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