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9

教学与育儿交织的日常:在匆忙中寻找平衡

清晨6:30的闹钟,是一天忙碌的序幕。兮兮带着起床气抗拒刷牙,那副“就不刷牙”的模样,竟让我瞬间联想到课堂上那些对知识“充耳不闻”的学生——老师在讲台前倾尽全力讲授,台下却总有孩子游离在外,这份无力感在清晨便埋下伏笔。我耐着性子陪孩子完成洗漱,吃过饭,然后赶去学校,第一时间备课、梳理英语知识点,可课堂上随机抽查“Ways to go to school”单元A部分的单词,好多学生连认读都成问题,更别提拼写。一边是亟待推进的教学进度,一边是基础薄弱、不愿跟上的孩子,还有对成绩优异学生可能被拖累的心疼,我陷入了“停步等待”与“继续前行”的两难。

第三节课的空闲,让我得以翻开书籍,“人生何必太匆忙,留些时间来思考”这句话,恰好点醒了我。面对三班学生的薄弱基础,我果断调整教学策略:放弃PPT上的拓展内容,聚焦课本单词与重点句型,反复带领跟读——既然最基础的知识尚未掌握,强行拓展不过是徒劳。这份教学反思,也让我在后续工作中更懂得“因材施教”的真谛。

午后的节奏依旧紧绷。第一节课正常授课,依然强调单词。第二节课处理暑期绘本阅读证书盖章、修改“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活动方案,一项项工作接踵而至。傍晚接孩子时,又花了些时间,好在回家时饭菜已备好,短暂的温馨却很快被育儿观念的分歧打破。

学校视力检查显示笑笑双眼近视,我坚持通过“大户外活动”防控,朋友的案例也证明——假期每日长时间户外,小学生的近视读书能够回落或减缓增长的速度,可孩子爸爸却认为“近视无法避免”,还提出让笑笑每周刷三张数学试卷,理由是小测验未完成。我坚决反对:校内作业吃透、学透一本资料已足够,过量刷题只会透支孩子的学习热情。这场争执,让我清晰感受到彼此价值观的差异,和婚姻家庭里的无奈。

晚饭后先给兮兮读《我的第一本日记》,然后洗碗。

伟大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那些看似装睡的灵魂,也许只是在寻找一个值得醒来的理由。而我们每天的坚持,正在悄悄提供这样的理由。

回望这一天,教学要在进度与学生基础间找平衡,育儿要在科学方法与家人分歧间寻共识。教育是一场马拉松,不是冲刺。无论是教室里的学生还是家中的孩子,改变需要时间,进步需要耐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巧创慧问妙点评 万般为读素养升 河南 张志华 ——基于观课议课记录表视角观《秋天的怀...
    万物为一阅读 761评论 0 0
  • 教授四年级英语“Where Do Animals Live?”这一单元后,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深入反思。本单元的...
    弘金地学校肖璐薇阅读 876评论 0 0
  •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反思 在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围绕 “秋天” 单元主题展开的...
    深圳弘金地张瑜阅读 1,696评论 0 0
  •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一、好的方面 [if !supportLists]1.[endif]知识梳理...
    弘金地彭媛媛阅读 26评论 0 0
  • 可能是上天爱怜我太劳累,就用这种方式让我暂时休养,或许另有别的安排吧! 六年前,我曾经很想跟班记录...
    8bff3f585321阅读 1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