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 小学语文教师杂志 2023-05-17 14:44 发表于上海
“作文”本是一个词组,“作”是一个动词,也就是“写”的意思——写文章。可是后来说着说着,“作文”就成了一个纯粹的名词,在它前面我们又加了一个重复性动词“写”——写作文。作文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专指中小学生的写作。作文成了一门课程,或者说成了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很重要的一部分。这里我们不去考证“作文”是怎么演变成“写作文”的,因为意思不大,我们要追问的是:学生为什么要写作文?学生写作文也好,成人写文章也好,其实都是“写作”,是一种行为。我们完全可以将“为什么要写作文”说成是“为什么要写作”。那么到底为什么要写作呢?写作的意义究竟何在?鉴于中小学生的认知力、理解力尚在发展,对人生的体会还不够透彻,一些也许很重要的道理,他们还不一定能够领会,我们可以延缓对他们进行宣讲,但这些道理可能是进行作文教学的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只有高度认识写作的意义,我们才能高度重视学生的写作以及写作教学。
01
写作造就了文明
这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物种,就生存权利而言,无贵贱之分,是平等的。但无论如何,作为创造了地球最高文明的人类,是唯一的高等物种。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有着种种重大区别,这些区别是其他任何一个物种都无法改变与消除的。人类的一些能力,是它们根本不具备,也永远不可能具备的——比如写作的能力。一只鸭子会写作吗?一只老鼠会写作吗?一只黑猩猩会写作吗?一只乌鸦会写作吗?当然不会。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在这个星球上有任何一种动物有写作行为——写作是人类的特有行为。写作能力只属于我们人类,且对于人类而言,意义极其重大。试想,人类如果不具备这一能力,人类与其他物种相比,还会有如此巨大的区别吗?人类还是人类吗?地球上还会创造出如此高级的文明吗?
对于人类而言,这一能力的获得,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光是用于写作的文字,从图画进化而成就用了若干世纪。
人类终于有了文字。独立的、自由的、可以有无穷组合的文字,根据一定的语法进行书写,现在回头细想这一行为的意义,“辉煌”一词大概不足以形容。我们会因我们拥有这一能力而自豪,而荣耀,而热血沸腾。而当我们作一个假设,一个这样的假设:如果我们不拥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又将如何?我们一定会为这一假设联想到的情景而陷入极度的恐惧。因为如果没有写作能力,我们一定还在风雪交加或是阴暗潮湿的原始森林里,还在食不果腹、危机四伏的大树上跳来荡去。人类进化的标志之一,就是获得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使人类创造了文明,使人类变得越来越是人类。
我们完全可以说:人类的写作史就是人类的文明史——人类文明史的真正书写,其实就是从写作开始的。写作,使人类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得以记录、流传和被继承,写作使人类有了历史,不再每天醒来都是从零开始,从前依然活在当下,并一定会活在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苏格拉底依然活着,因为他们写的书还在。
写作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心灵的安定,更是为了交流。当年我在亚洲文明对话论坛上做过一个发言,讲到了物质交换和思想交流。人类的文明离不开物质交换和思想交流。我是从2017 年阿尔卑斯山上发现的一具尸体——一具冰人开始讲起的。那具冰人属于哪个时代,我们并不能作出十分确切的判断。但我们从他身上携带的东西能清清楚楚看到他所存在的那个时代已经开始了流畅而丰富的物质交流。他身上携带的工具就有六种,而制作这些工具的木材也有六种,据考证,这些木材不可能产于同一个地方。他身上穿的兽皮有五种,他也不可能独自一人就可以捕猎到这五种动物,而缝制这些兽皮衣服的技艺也显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我们可以推想,他身上的这一切,一定是他用他的劳动成果,通过交换而从他人手上获得的。没有交换,他就不可能武装到牙齿,就不可能信心满满地攀登和穿越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与物质交换同时,或者说在稍晚一些时候,人类的思想交流也开始了。与物质交换不同的是,一个人用他捕获的一只野兔从他人手上换取玉米和土豆后,那只野兔再也不属于他了,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进行思想交流之后,他在获得他人的思想时,他自己的思想依然毫发无损地留在他那儿。当思想交流的网络交叉变得根本不可能描述来龙去脉时,巨大的精神能量就产生了。
现在我们来问一个问题:人类的思想是怎么得以固定和交流的呢?我们马上会想到写作。人类交流的主要媒介就是文章和书籍,从甲骨文到竹简到活字印刷,其实都是为了交流。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阅读他人用文字书写出来的文章和书籍,或是让他人阅读你用文字书写出来的文章和书籍。而就在这交流中,人类开始进入真正的文明,并在这永不停歇的交流中走向越来越高级的文明。
02
写作创造了财富
当一个人将他的思想、人生经验以及只属于他的经历,用文字一一记录下来时,便意味着他的精神财富,从大脑的很不稳定的记忆,转为被有条理地固定下来,再不会忘记和丢失,除非他销毁了这些文字。虽然是文字,但无论是对他而言,还是对他人而言,它们都是财富——明确的财富。这些财富,与一座实实在在的房子,与一片可以双足踏入的土地,并无本质上的差异,甚至比房子与土地更宝贵。当这个写作者偶尔翻一翻自己的文章,其获得感和幸福感,与看一座属于他的房子、一片土地,并无不同。
出于创造的本能与冲动,这个写作者在书写时,一定会在记录自己财富的同时,借着文字的无限可能性还要进行创造——创造财富。他一定会通过创造,来弥补实际财富的不足,尽可能地扩大他的财富。谁都想成为巨大财富的拥有者。他会发现,只有文字可以满足他的无止境的追求。而这样反反复复地写作之后,他会对文字着迷,再也无法丢下它。他要写作,不停地写作,不停地陶醉于由他一手创造的财富之中。因为是精神财富,文字创造出的金山银山,升华了他的精神境界。如果说,物质财富容易导致腐败、堕落,那么精神财富不仅可以使人升华,还能有效地阻止腐败与堕落。
现在,我们来看这个人的文章被他人阅读的情形:他的财富迅速被复制了,成为馈赠、转赠于他人的财富。这时,我们还清楚地看到了阅读的意义:读一个人写的一本书,就意味着从他人手上接受了一笔财富;读十个人的书,就意味着从他人手上接受了十笔财富;读一百本书,就意味着从他人手上接受了一百笔财富。阅读就成了使自己富有的重要途径。可是阅读只是写作的继续行为。没有写作,何有阅读?没有文章,没有书,读什么?读空气吗?
写作,完美地完成了一个先让自己富起来,然后也让他人富起来的过程。写作是一种贡献,一种高尚的施舍,一种行善积德的行为。二十年前,我说:一个人能写一手好文章,这是一个人的美德。今天,我依然还是愿意如此定义写作。
就财富的雄厚而言,一个国家图书馆的财富其实是这个国家的任何一家银行都无法相比的。那些被写出来的、静静地立在书架上的各个时代的书,将会是永远的财富,而且是不断积累、越用越多的财富。这些财富,不仅是精神财富,而且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因为这些被写出来的书籍承载的是知识——是创造物质财富的知识。越是后来的物质财富创造,就越离不开知识。一个具有巨大创造物质财富能力的人、民族和国家,一定是一个具有巨大创造力的人、国家和民族,而巨大的创造力,一定与知识有关,而被写作出来的书,是知识最重要的载体。我们当对写作感恩戴德。因为书籍——那些被写出来的书籍,使我们走出了蛮荒与贫穷。
03
写作满足了我们的自由欲望
我们这里所说的自由与政治无关。即使最民主的制度,也无法完全满足我们的自由欲望。人们所希望的无底的自由,是无论哪种社会都无法做到让其完全满足的。将自由作为一种向往,能够满足这种自由欲望的途径是存在的,这就是写作。
人类社会如果要得以正常运转,就必须讲法则、规则、原则,而法则、规则、原则,在许多时候却是与人的自由天性相悖的。越是精致、严格的社会,越是文明程度高的社会,就越要讲法则、规则、原则。我们看得很清楚,文明并不能完美地解决自由的问题。但自由的欲望,又是天赋的,是与生俱来的。既然是天赋的,也就是合理的。人类的文明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处理法则、规则、原则与自由之关系的复杂而麻烦的过程。但无论如何处理,涌动在生命底部的、几乎是无边无际的自由欲望,是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彻底满足的。
人类找到许多平衡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写作。萨特发现了这一点:你可以将文字视作石块,构筑你梦寐以求的城堡;你可以将文字视作鸽群,放飞无边无际的天空;你需要田野,于是就有了田野;你需要谷仓,于是就有了谷仓。一个正常健康的社会,无法完全满足人的自由欲望,写作却可以加以弥补,因为写作可以创造又一个世界——第二世界,一个相对于第一世界(我们存在于其中的世界)的世界。我们可以借助神奇的、魅力无穷的文字创造无穷无尽的美,可以创造浩渺无极的世界让我们的灵魂得以自由翱翔,可以让我们自由之精神得以光芒四射,可以让我们始终向往自由的心灵与讲法则、规则、原则的文明社会圆融相处。
04
写作使孤独得以安放
无论是何种社会,也无论是何种时代,都无法解决人和人类的孤独,而且我们还不无悲剧性地看到,越是现代化的社会和时代,就越使人感到孤独——无处不在的孤独。因为,随着人在物质方面的焦虑日益减弱,随着人对自身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也随着新哲学、新心理学的知识的广泛传播,人将更多的心思用在了对人的思考上,用在了对人的生存处境的思考上,而思考使他们发现了个人与社会、时代之间的难以融合,越来越明确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永久性陌生。加之各种有关人际关系的有声和无声的现代性规约,过去——农业时代的人与人之间不拘小节、相亲相爱的自由来往,在尊重他人的权利、隐私,不轻易打扰别人的名义之下,受到了制约。不打招呼登门拜访或是串门聊家常,早就被僵硬的电话预约等行为规则所取代。彬彬有礼却又拒人千里之外的文明礼貌,冷若冰霜的简单原则主义和切割了悲悯情怀的所谓公正,加上各种现代化的沟通工具——手机、电脑等全面覆盖,人与人面对面、亲密无间的情景几乎不复存在。所有这一切,都将人推进了孤独的深渊。人的忧郁其实来自孤独,而忧郁症的不断增加,其实是来自极端的孤独。
在这连绵起伏、无边无际的孤独中,有什么可以帮助我们与孤独美好相处——让孤独反而成为我们所喜欢沉浸其中的一种境界呢?写作大概是若干选项中一种比较理想的选项吧?由你书写出的文字,是你的朋友,是你的兄妹,是你的孩子。它们与你心心相印,它们能与你分担忧愁,分担压力,它们会无声地慰藉你孤单的心灵。它们甚至能为你创造任何一个你所希望的世界,你可以徜徉其中,欣赏扑面而来的美好风景。你可以进入任何一个人家,不必事先电话预约,只需像进入自己的家门一样,你不必客气,更不必有虚假的客套,想坐哪儿就坐哪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屋里的所有人都十分热情——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你在他们之中,谈笑风生,忘我地沉浸在纯粹的快乐之中。你无论是用笔游走纸上还是哒哒敲打键盘,心中的忧伤和种种不快甚至是愤怒,都会随着文字的流淌而得以稀释和释放,你既会觉得你的心灵由此变得空灵起来,也会觉得它充盈起来,而那些文字从此固定,还可能流传四方,使你有了一种成就感。你就越发地觉得自己活着实在是件很不错的事情。
你还将会发现,孤独就是你的素材,就是你的主题,就是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是你生命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写作就这样如此神奇地帮你诠释和解决了孤独的问题。
05
写作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必需环节
我们似乎从重大话题瞬间下降到了一个一般性的话题。其实,这依然是一个重要话题。语文能力是一个“完人”的基本能力。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说它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也不为过。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关系到他认知世界以及表述世界的能力。我们不太可能指望一个语文水平低下的人可以成为出色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更不可能指望他们能成为具有纪念碑意义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牛顿、爱因斯坦其语文水平之高,不是我们一般人的语文水平可以相比的。他们都是著书立说的人,他们首先是哲学家,然后才是物理学家。而一个哲学家如果没有超强的语文能力,可能是一个哲学家吗?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都是语文水平卓越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如果这些伟人没有高超的语文水平,会成为我们敬仰的思想家、政治家吗?他们著作颇丰,他们为后世留下了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文字,这些都是他们语文能力的结晶。如此,语文水平是与写作能力密不可分的。要真正学好语文,写作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行为。正是通过写作实践,学生才可能深切地感悟课文的文章之法,文章之道。没有写作,语文学习大概永远只能停滞于浮表。如今的语文教学将与写作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高度强调写作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当然是明智的。
语文水平的最终体现,又回到了写作上。从某种意义讲,学习语文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对语文水平的检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语文——作文,作文——语文,是一个永远的相辅相成的过程。
关于写作的意义实际上是无法说尽的。
来源 | “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公众号
内容来源 | 《小学语文》2023年第3期
作者 | 曹文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文学作家。
转自 | 人教教材培训
20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