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活动的第七日,作为压轴,我希望把这个机会留给《伊豆的舞女》。写一写我与它以及川端文学的情缘,抒发一些内心所感。
这部小说我已读过不下十遍,但每次依然是满怀激动地翻开它。常读常新,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作为小说,《伊豆的舞女》没有像常有作品一样通过情节的铺陈来打动我,反而是那些朦胧的文字、灰暗却满含蕴藉的氛围,一次又一次拉动着我,流连其中,迷失在南伊豆町四季如春的景色里。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的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日本文坛上的地位不言自明。他的贡献在于融合东西方思想于作品之中。在这方面,他是绝对的有力之先驱。日本美学中的“物哀”思想,往早追溯,可能比《源氏物语》这一日本古代的史诗还要早很多。《源氏》作为日本近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日本作家,同时也为日本文学的风格奠定了基调。川端也不例外。但是,主要创作时期集中在昭和年间的他,由于其特殊的历史环境,他广泛吸纳了中西方文化。在“物哀”文化的基础上,他成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细腻的笔触被完好地继承下来,贯穿在其文字的行列之间。《雪国》是登峰造极之作,是了解川端最明白晓畅的一把钥匙。这部充满了“意识流”描写的小说,不以情节动人,甚至在情节上,是模糊、不完整的。可是“徒劳”“世外桃源”这样的主题和意境,先先后后折服了数代文学爱好者。至美的描写把“细”这个字阐明得透彻无比。因而《雪国》不仅仅在日本,在整个世界上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诺奖佳作。
《雪国》与《古都》不同。《古都》描绘了具体而华丽的京都一景,主人公也愈发具象化。但是,那种细腻的灵魂笔触却从未改变。《千只鹤》《山音》到《名人》《篝火》,始终如一。川端这些作品所带给我,大大小小的都是感动;或是在高中时代夜间自习安静的教室里,或是在某个微光乍现的清晨。
《伊豆的舞女》正是为我在高中所初识。当时仅仅被川端所描写的淡淡情丝所打动,以至于在慕名读他其他的作品时,多少感到寡淡无味。读到一半便不再专注,放下书便出门去了。川端文学重意境而轻于情节,往往会有很多留白。有时让读者不知所云。乍然见便启动了一场故事,而后又匆匆收尾。让人有些摸不到头脑:怎么这就结束了?
我因《舞女》而初次拜读《雪国》时,便是如此。
后来,静下心细细品味其文字,我被深深的折服了。川端的文字在阅读时,仿佛需要把心掏空,成为一冥深澈透亮的清泉。而后怀着纯净的思考,翻阅,走近。每一行字都如同礼物一般,让人欣喜,让人痴迷。
“山路变得弯弯曲曲,快到天城岭了。”一句话便将我引入了那个绿树成林、钟灵毓秀的南国——伊豆半岛。平平无奇的文字仿佛自带颜色。绿色的?灰色的?能感受到这种清新的美,不知是出于文化遥远的“差离”的美感,还是单纯语言技巧的高超?我倾向于后者。川端这样的叙写,想来无论是以哪种语言进行倾诉,都会是娓娓动人的吧。
《舞女》为川端先生根据其二十岁时分,因为无法排解心中的苦闷,独自前往伊豆旅行的经历所改编。其中不乏艺术化加工的成分。但十年来,又有多少回忆会是准确无误的呢?他在《十六岁的日记》中写,自己的记忆里并不算好,但有时自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我的记忆也并不算好。回忆起往昔,往往只有一些重要的事会记忆犹新,其余大多湮没在时间的尘埃中了。川端先生说:20 岁时候的事情,回忆起来,多少会带有偏差。但无论有何偏差,这种相逢的心跳,一见如故的欣喜、旅途的心情,许是刻骨铭心,不会改变的。
“骤雨白亮亮地笼罩着茂密的山林,从山麓向我迅猛地横扫过来。”清新的文字略加点缀,却毫不做作,无比真诚的把这景色描绘了出来。我的感受力不知几何,我想这仿佛是自然赐给的语言。精炼而达意,是大多作家穷极一生所要追寻的目标。这与对文字的感知力密切相关。在我看来,每个作家都有着自己的舒适区。跳出这个区域去命题作文,既销焚了才华,也一无所得。文章须是由心而动,方有传世之资。川端似乎生来就有这样的驾驭文字的天赋。他没有辜负这份上天的礼物,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川端在《舞女》中一个笔法特色,是当事人视角和回忆者视角的穿插、无缝切换。作为当事人的我,对日后的事情一无所知,心情的一悲一怒,都清晰无比。彼时的川端,满怀热情的踏上了旅途,主要是为了放松自己、获得某种意义上的解脱。而作为“回忆者”的“我”,洞悉日后的故事,也明了当时所不清楚的一些问题的答案。当事人和回忆者的反复切换却意外的没有导致逻辑陷入混乱,无法自洽,甚至于让读者不细思都发现不了这个问题。或许得益于川端“早熟的文才”(《十六岁的日记》),使他在二十岁旅行时便有此感悟。我猜测,在他的行程中,雨天、傍晚、泥泞的山路里,这些文字已经悄然酝酿而成,只是多年后才付诸笔端。
与舞女的相遇、相知、相慕、相别,是《舞女》的感情主线。“我的心房猛烈跳动”“一个希望在催促我赶路”无不显现出“我”对于舞女强烈的感情倾诉。“我”急迫地想要见到她。在旅途,尤其是独自一人的旅途中,遇见心仪的女子之后,这种感情是自发的、美好的、自然的,并且会随着景物的变化、独处的时间增多、旅途的遥远而愈发强烈。我也有过相似的感受。因为一个人。无论她是否在日后进入生活、掀起一些波澜,这场旅行都因她而变得意义非凡了。龙潭、广州的风光之所以让我怀恋,也是因为此。仅仅是惊鸿般的一现,哪怕只有几天里在追逐着她的足迹,旅行也有了鲜艳的色彩。
我想象中的南伊豆町丘陵,地形和风光有类于桂林的漓江山水。亦或是武夷山区的景色。不知是川端描写技巧高超还是我的主观臆测,我总有种感觉,这样的感觉是脱离地面,游离在空中的。我没有见过实景是什么样子,今生希望得以一见。伊豆半岛总归是现实中的风景,哪怕见到之后不及预期的十分之一。
川端在采访中说:“我是怀着对爱情的感谢之情来写《伊豆的舞女》的。”《舞女》更是被世人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初恋”。我开始了解川端,也正是由此起步。文中切实的,没有出现过一个“爱”字,但却字字充满了无言的暖意。笔触落点也异乎常人。像在《雪国》里,“你连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颜色”,《花未眠》中那句著名的“凌晨四点,看到海棠花未眠”,川端的妙笔总是善于捕捉那些常人难以察觉的事物,这些都成为他笔下有名的意象。灰色的墨水,用笔的尖角微触宣纸,晕染出淡淡的墨痕,想必川端写作的时候,对于这样的情形,是沉醉其中的吧。《舞女》中意象很多,舞女的发髻、梳子,登山的竹竿,围棋,都充斥和蕴含了我的思索、心中的情绪。
与舞女的相遇,若是一场偶然,那之后的相知相慕则是一种必然。“我终于追上了巡回艺人一队人,一个队伍总共五人,一个四十出头的妇女,一个二十五六的汉子,两个年轻的姑娘,以及舞女。他们在汤岛巡回演出,从下田港离开回到家乡甲府。”汤岛无论之于我还是巡回艺人,都是同样的异乡。但在当时的社会,实则“我们”之间,地位之相差是悬殊的。彼时,学生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而艺人却居底层。阶层的差距让两类人的交流充满了矛盾与戏剧化的情节。“舞女见我不动,马上让出自己的坐垫”“然后将衣服的下摆放下,对着直喘粗气的我说‘请坐!’”都显然可以觉出这种地位尊卑带来的差离感。“我”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舞女动了情,像王子爱上了灰姑娘一样。浪漫主义的情怀奔涌而出。在其背后也蕴含了思考:站在人人平等的时代回望历史,那时候的人们居于底层,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虽然现代社会男尊女卑、血缘世袭这样的思想淡化了,但在当时,的确是不可逾越的思想枷锁。
虽然爱情的萌生没有制度和社会的影响,但封建观念终究成为了“我”和舞女恋情的阻碍力量。大娘阻止我和舞女一同去看电影。这样的事在当今开明的家庭中,是不会再次发生的。舞女很想去,“我”也有意带上她一起,观念上的落后成为了不能成行的根源。那时候,正是“我”从下田乘船返回东京,与艺人一行离别的前一天。意味着什么呢?错过了这场电影,“我”与舞女几乎是百分之百,此生不会再相见。初恋就这样流逝在了一场黑夜的电影里,随着下田港随风远行的一叶帆船,永生地离别了,什么也不剩下。但对于两人的家庭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倘若两人走到一起,家庭的牵绊也定会引来更多的是非。川端是一个热爱宁静与浪漫的人。他不会孤注一掷地做出这种令人不宁的事情。于是,一个阴暗的上午,拥挤忙碌的下田港,随着桅杆的扬起,爱情就这样消失在远去的岛上了。
“我一个人看电影去了。女解说员在煤油灯下读着说明书,我旋即走出来返回旅馆,我把胳膊肘支在窗台上,久久远眺着街市的夜景,这是黑暗的街市。我觉得远方不断传来鼓声,不知怎的,我的眼泪扑簌簌地落下来了。”这段描写直击我的灵魂。“失望”二字,诠释的再过深入,也就如此而已了。读罢这段文字,心也沉郁了半截。看似无关痛痒的细节,无一不在宣告着这场爱情的悲哀。这是川端先生尤其擅长的移情。
离别真正到来的时候,是全文的情感爆发点。与舞女的“相别”是意蕴深长的一段情节。多情自古伤离别。当“我”因为经费花光而不得不选择告别之时,舞女在前日看电影未能成行之后,次日一早便来到下田港,在那里等候着与“我”分别。从旅馆到了下田,“我”一眼便见到舞女。并且,在港口接受了几个人的委托,把一个老妈子送至东京。“我”和舞女最终也没有说话。舞女向我用力地点点头,船开了。伊豆半岛逐渐隐没在视野中,仿佛刚刚发生的事情对“我”来说,也成了遥远的过去了。“我”晕、累、昏昏沉沉,似乎到来的所有事情,都成了理所当然。脑子变得空空,仿佛里面的东西全部都流尽,只剩下了一个空壳。
与舞女的告别,对于年轻的“我”来说,是一场盛大的仪式。同样的,伊豆之旅对于“我”整个人生来说,像是一场“成人礼”。在这场旅行之后,“我”真正地学会了融入社会、如何爱别人。由于祖辈和父母的早亡,“我”性格上一直都有着一些缺失。这场旅行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的一些心里的空白,是我开始接纳自我的开端。“仿佛脑中的水流尽”既是对爱情的挽歌,也象征着“抛却过去,迎接新生”。
我内心存着一个疑问,为什么川端要说与舞女一同的事情,“仿佛成了遥远的过去”呢?我慢慢寻找着答案。川端在《十六岁日记》里写,人是不断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的。因而已经发生的事都成了与“我”毫不相干的历史,那个存在于过去的“我”是与现在的“我”毫无关系的。这又涉及哲学层面的思辨了。又如《诗》言: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但这又仅仅出于男女交往的爱情之思了。川端彼时情窦初开,所回忆的内容也仿佛让我们在阅读时回到自己那个辉煌的年纪。青春的爱恋不仅让人享受其甘梅,更多的,它丰富人生,让人格变得充实而完整。从这种角度来看,伊豆旅行既是一场初恋的邂逅,又是一场人生的修行。
川端先生能把一件普通的事物写到极致的美丽,与他习惯的手法密切相关。在景物描写上,他从不吝惜笔墨,但更多的则是点到为止。弯曲的山路、青葱的山岭,浓重的白雾,构成空旷遥远的山间晨景。沉浸在他的文字当中,这些意境在脑海中便慢慢浮现出来。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阅读他的每一部作品,这样的感觉都是一脉相承的。
《舞女》有多种译本。大概是先入为主,我独爱叶渭渠先生的版本。高中时候是借阅来读,高中毕业之后很久不与川端相见,一日偶然在图书馆见到八十年代的一本《川端文集》,读来,感觉上却不及叶本惊艳。叶渭渠先生是上世纪精研日本文学的学者,其文字功底和知识水平都是一流。他的译本,我自认为是完美还原了川端先生的文字之美,可以说是“信达雅”三者兼具。后来,又去阅读过叶先生所译的《源氏物语》,同样充满了美感。或许因为译者身上也具备了这样的气质,所以跨文化,在思想层面做到了不错的转换与保留。尤其是《源氏》中的大段难以翻译的大段铺陈与对话,可见功底深厚。
落笔至此,言已尽兴。这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爱情颂歌,和《梁祝》一样,成为我永远的友人。这二者颇有相似之处,有着一种源于悲剧,又超然悲剧的美。至于更多的感受和赏析,就留给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