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故事:2020年的年底,王绪溢博士来到闽侯甘蔗昙石山中学做信息技术融合课的培训。培训会上,我认真聆听王博士的讲座,并写了满满的4页的笔记,收获了很多有关教学理论应用的知识 ,并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误人子弟”了,但我想成为王博士口中的“悟“人子弟型教师,所以我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实践。
第二个故事: 2021年年2月1日,在陈蕾老师的引领下,我第一次参与了《数字时代的学与教》寒假共读书活动。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线上共读活动,一边听着陈蕾老师的共读分享,一边写着读书写笔记,时间过得快且充实。在2021年的3月6日我是第一批完成修完麻吉星线上共读课程《数字时代的学与教》,并收到了麻吉星创新教育研究院发的结业通知单,内心的第一个感触是:办事效率好高啊,刚学完就领到了结业通知书。读完这本书,内心深处更埋下了一粒种子:我想变革自己的课堂教学,但仅仅还只是种子的萌芽。(其实在那之前,我们的陈校长,建议我学习两本书:一本是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学校一直在践行“两学一做一检测”教学模式,书中有关于“学习共同体”和“合作学习”的探究,所以那一段时间,这也是我一直翻来覆去看的一本书。但因为没有引路人的指导,没有同伴的共同学习探究,只能自己闭门摸索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另一本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现在还是我的一本案头书,遇到疑难杂症时,还是帮助我解惑的好帮手。)
第三个故事:3月开学后,陈蕾老师到闽侯实验小学做了为期一天的工作坊活动,真的很庆幸自己参加了那次的活动。上午的课,陈蕾老师让学员以学生的身份使用反馈器,她负责明确活动规则,下达活动指令;学员们根据指令和要求完成学习。不管是大任务,还是小活动,每个小组都玩的很开心。积极的小组收获成绩和礼物,腼腆的小组也打破了原有的“冷静”,几乎没有不互动的小组。因为大家心里都想着:可以不拿第一,但至少排名不能太差,不能得分为“0”吧。下午的课,陈蕾老师引用了一些经典课例,和我们分享了她的信息技术融合课的历程,这是我第一次手拿反馈器,全程参与互动的一次课,有激情澎湃的时候,也有困惑不已的煎熬…但这堂课,我不是只记笔记,回家消化和反思,而是参与活动的同时,在思考“为什么是这样做的呢?“那一天的课,没有休息时间,但下午培训结束的时候,我没有感觉很疲惫,脑子里有很多的困惑和惊喜。遇到这样的政治老师,学生应该是很开心的吧。上高中那会儿,政治课也是我的最爱啊。所以下课我就跑去添加陈蕾老师的微信了。
前面的三个故事,让我认识了解了麻吉星教学设备,但接下来的事,让我们有了更多的交集。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但这实践来的也太快了。2021年3月才拿到麻吉星教学设备不久,平时使用的也不是很多,就被告知我们学校和其他几所学校要参加闽侯县第一届中小学智慧课堂团队赛活动。比赛时间是3月17日。作为要参赛的一员,内心还是挺焦灼的。于是,《数字时代的学与教》又成了我那段时间的必看书目,还有高效互动学习教学系统使用教程(17讲)成了我课余时间的必听课。使用两周后,终于将麻吉星反馈器的几个功能了然于心了。但我面临的另一个巨大问题是: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我的英语课堂呢?原来只需要考虑如何上好一节英语课的,但现在要探究如何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率?那段时间,纠结的最大问题是:为什么要用这个技术手段呢?后来我发现:因为自己没用好,所以才会一直纠结为什么要用的问题。之后,我思考的问题就变成了:怎样才能让信息技术融入英语课堂,引发思维的课堂和生成的课堂?那一次的竞赛课,我拿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我知道自己的信息技术融合英语学科教学还只是机械浅尝的阶段,真正的融合,那还远着呢。后来,我遇到问题的时候,还会请叶老师帮我解答。叶老师也鼓励我多学习,写单元模块的心得体会,加入麻吉星精英团队深入学习。但当时的我犹豫了,因为既要当班主任,又是教研组长和年级的集备组长,一肩挑的事情太多了,真害怕自己忙不过来搞砸了。于是,我选择当一个默默的学习者,有问题就求教。
2021年9月,陈蕾老师和叶老师一起来我校谈本学年的工作安排。听说陈蕾老师要来我们学校指导教学一年,此时不好好学习,更待何时。毅然决定,加入麻吉星团队,好好研究信息技术融合课,况且校长也同意新学期不会给我安排那么多活了。9月是班主任和教研组长最忙碌的日子,终于在10月初写完了六个模块共读课的学习感受,成为了精英团队的一员。10月份,我参与了一次线下交流和线上分享活动。这两次活动,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老师,排除困难,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就。这也是我很喜欢做的事情。这两次活动,让我认识了除陈老师、黄老师之外的其他优秀老师们。有可爱的秋琼,棒棒的何慧,数学届的新起之秀林汉铭,黄小海,还有只有微信往来,但素未谋面的潘琼老师……我更坚定了自己的初心:加入这个团队,做更好的自己。11月初,我参加了一次线下的教研活动,听了潘琼老师,何慧老师和林汉铭老师的工作坊分享,更喜欢上了这里的教学研讨氛围。大到课件里的教学目标设计,小到字体、背景的选择,精益求精的研学氛围,真的很感染我。偶尔还有戏精们抬杠打趣,一个下午的教研时间就这么过去了。11月8日,王绪溢博士亲临我们学校做了信息技术融合课的讲座,这次的培训让我更加确定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时代已经结束,跳脱这个牢笼,通过”以生为本“的课堂,进而抵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王博士还从互动-检测-数据-对话-小组-差异等方面详细解说了如何做到以生为本的课堂。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师,我要敢于尝试,勇于探究,运用适合的教学法,践行教育教学活动。
对于技术手段我有所掌握,但对于信息技术融合好学科教学,这是我的短板。在技术融合教学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这样的困难:初用反馈器,和许多人一样,我对他的功能价值停留在挑人、抢权、计分、计时器等功能的使用,用上这些手段,学生的参与度确实有提高,但灵活度和使用目标不够明确;关于作品展示和评价、投票、以及多次作答等功能使用也比较机械。关于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技术,我想要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我依然处于没有“顿悟”的状态。我的反思是:用上这些,我可能做到了信息技术,但融合学科教学,那远远是不够的。因为使用这些信息手段,我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课堂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生成的吗?还是依然属于“教师为中心“的讲授课,只是多了点技术手段而已?在目前的初三教学中,我用投票功能,及时“反馈”学生在限时阅读训练中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分享观点—互相说服--达成自主解决的目的。但在深度学习发生的问题上,功力不足,需要多向大咖们讨教学习。
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原来没有入门的时候,只是觉着奇怪,为什么教学是艺术呢?艺术不是只有音乐、美术、行为艺术等的吗?后来发现自己真的狭隘了,教学的艺术性,真的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楚的。从教学理论的学习,学科课程的整体设计,单元设计,课时设计,再到课的执行,最后的反思再改进,要研究的东西真的不少啊。没有美术和音乐的细胞,也成为不了行为艺术家;但要真能在教学上,实现自己的艺术价值,那也是很不错的体验吧。怀着这份执着之心,最近爱看的书是《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书看了一半,因为时间总觉的不够用,所以在看书的时候,选择先快速浏览整体,再细品内涵。这本书对于自己的教学设计的改进,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回归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觉得自己现在正在经历一个混沌期。正如同侪教学法中提到的:遇见新状态—产生失衡—调适—同化,而我还处于寻找新状态的过程中:摸索着适合英语学科的信息技术融合课,进度还有点缓慢。因为目前带着毕业班,还兼着班主任和教研组长的工作,时间真不够用。很想听的几次课都没能赶上,经常都是通过看网络课程来学习和提高的。也欢迎老师们给我推荐优质的学习课程,让我在缓慢的进展中,有所突破。
这是继共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活动后的第一次回顾自己和麻吉星的缘分,从了解—使用—研究,不到一年的时间,身边有人对它保持看法,有人对它爱不释手。在这褒贬不一的评价声中,我坚持我选择的,因为我希望自己能做好,让更多的人受益,包括我的学生和我的同伴。所以,在教研组会时,我会分享关于麻吉星系统升级的方法,麻吉星功能在我的课堂上的使用,也希望通过带动组员们的学习和使用,让更多的人一起探讨信息融合在英语课堂中的使用。当然,这段路还很长,但有麻吉星群里小伙伴的陪伴成长,这段路并不孤单。
接下来我的的规划:三个坚持。坚持设计,坚持阅读,坚持写作。坚持教学设计是我们老师的盘中餐,打磨教学设计也是痛并快乐的过程;坚持阅读,读好书分享好故事,这是我所期待的;坚持写作,争取每个星期有自己的心得感受,这是我给自己下个阶段的要求。2021年的12月即将到来,不负期待,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