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好读书,人人都知道,但是几人能够控制清晨?凉快不说,就是这种安静最难得。苏霍姆林斯基的听评课,令人喜欢上“悦读”今天的题目是《在分析课的过程中进行概括》——找教育过程的规律。
此文篇幅最短,但是我觉得画龙点睛,听评课不就是为了找寻教育规律,并最终为了教育教学“用好策略方法”服务吗?
那么,规律性在哪里呢?显然在教育的最前沿阵地——课堂上展露无遗,听评课真的很重要。
1.从教师的教书和育人方法——“教与学方式”中反应出来。有方法的教师事半功倍,学生的亲切反应家长的尊师重教就说明“金杯银杯不如人民口碑”。可是,又有多少人只顾埋头拉车,很少抬头望路,因此事倍功半。更有甚者心存抱怨,怨学生怨家长怨单位怨领导怨社会,就是没有他自己!
2.从教师的思想理念教育信念中体现出来。在这里不多说,往往令我着急的是,不去学习思想打不开,我们周围很多的人把自己的孩子耽误了都无所知。等到成为隔代长辈,再说说“教的学生”,顺着思路往下想不敢再想。
3.规律性就在我们优秀教师平时的教学经验里,在年轻年中年长“用心教书育人”教师的教育技巧中升华,并最终凝华出来。怎么办?做好听评课,学习把日常材料总结,整理出来沟通,交流,分享。
总之,在最后我给苏老师提了个建议。与时俱进的教育,校长有责任作为,但是团队合作合作是关键。当今时代,没有人单打独斗能够成功。让我们一起来随时代发展更新观念,提高策略,创造方法,深层探索。
回来说说我的最后一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医疗保险卫生经济金融工商联……都受冲击巨大(试想三日一周……无电社会会出现什么情况?),唯有教育仍会继续,另一方面还使得“以学定教”成为最大的可能,光控制清晨不行,核心是掌控自己?教育人,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