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4.12
阅读赵平香老师设计的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训练《学习仿写》教学设计,我有如下思考:
向课文学作文是提升作文写作水平的重要路径。对教材中的优秀作品进行“文学模仿”是由阅读通往创作的“桥梁”与“阶梯”,是打开创作之门的“敲门砖”。
一、亮点
1.思路清晰
赵老师这节写作指导课的教学设计精致,思路清晰。导入环节情境化,利用仿写课文的精彩片段与文章,让学生明白仿写训练的意义;学生了解仿写知识后,聚焦《安塞腰鼓》这一课,让学生选取精彩片段进行交流欣赏,探讨出仿写点,学生对仿写的认知逐步深入,为后面仿写实践打下基础;学生在教师细腻的指导后,开始写作训练,交流展评。整个教学环节层层深入,教师指导由浅入深。
2.依托教材
赵老师依托教材例文《安塞腰鼓》片段,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有条不紊地进行了由读到写、再到点评修改的作文教学,循序渐进地完成了句段仿写的层级提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降低写作难度,有利于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
基于本单元课文,赵老师充分发挥“经典例子”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仿写典型的范例,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仿写点,使学生仿写实践“有例可循”“有例可仿”。
二、思考
1.目标定位
赵老师本节课呈现的两个教学目标是:能研读优秀作品,从中提取值得模仿、借鉴的内容,确定仿写点;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通过模仿、借鉴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如果站在教师本位,学生能够获得写作的成就感,提升写作的兴趣,也是本节写作指导课的一个教学目标。新课标下的新课堂强调学生本位,学为中心,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设计课堂的目标和活动。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推进者、资源的提供者、兴趣的激发者、引领者、观赏者、倾听者,在课堂上,我们的作用是点燃学生,点拨难点,点化智慧。
观赵老师设计的几个环节,如果站在学生本位,本节课第一个学习目标定位精准恰切。学生通过对范文的研读,确定仿写点,并掌握简单的仿写技巧后,第二个学习目标,可以定位为根据仿写点进行片段的仿写,运用习得的仿写方法修改习作。
2.评改活动
赵老师设计的第四环节是学生习作,第五个环节是交流写作,推荐优秀作品。学生习作环节,是依据教师提供的写作指导和训练,确定自己所选的仿写点后进行的,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写。
写完之后可以给予学生具体细腻的指导。提醒学生按照两个步骤自改习作:先自改使“形似”,可以修改句式和修辞,使其与《安塞腰鼓》一致;然后自改使“神似”,从四个方面进行对照评改,即“用词准确,合理联想想象(喻体恰当),前后用词具有呼应性,语句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学生互评后,进行习作展示,教师作点评。
学生自改、互评的依据是达成“形同神似”仿写目的方法。通过修改,帮助学生把抽象的规则内化为具体的行为,进而转化为一种能力。自改是“愤”“悱”,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是“启”“发”,在三个环节评改中,可以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3.作业设计
赵老师设计的作业是教材34页的写作实践2,要求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本节课主要是训练学生仿写《安塞腰鼓》中句式和修辞,以及场面描写的片段。
作业设计是不是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本课习得的方法,再次仿写《安塞腰鼓》的片段,可以描绘运动会百米接力赛场上激烈角逐的场面,也可以就自己课上所写片段的不足进行修改和完善。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规则,形成能力是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仿写不应是终点而应是起点,仿写不是机械地学其皮毛,而要仔细揣摩、有机运用,引导学生从经典范文的内容、立意、表现手法等方面受到启发,加以模拟、构思自己的作文,达到创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