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日收到爱热闹朋友的短信和电话邀约,一起前往和一大桌我不熟悉的老乡吃饭,大家你来我往,桌面上互相说着表面恭维客套的话语及介绍自己所在的行业。
酒过三巡后,朋友更是在兴头上,提议大夥去唱K,而我以時间太晚为藉口,趁机离开了餐厅叫车快快回家躺床。这位爱热闹的朋友,总是黄白下肚后,就变成个话唠,不停重复原先的话题,每次都搞到凌晨才肯离去。
洗漱完毕后,心态上开始厌倦这些社交活动。奇怪的是,人们似乎习惯喜欢用社交网络来填补時间的空白;用群体的热闹来掩盖內心的空虚。而我卻在不经意间,开始需要及享受那<孤独的时光>。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孤独。适度的孤独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它有助于我们恢复精力、认清自我、提升专注力等等的好处。
每个人的"社交能量"是有限的,当耗尽社交能量時,就需要通过寻求孤独来恢复精力,如同"充电宝"一般来充电。适度的孤独,例如独自在咖啡馆喝咖啡休息、看书或听音乐、或独自去看电影、玩手机游戏等等都是有助于恢复个人精力。
在独处的时候,才能真正发现自我、认清自我、回归自我及自省。人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让人认清现实及和自己和解的过程。
人类是群居的动物,天生喜欢抱团取暖,不喜欢孤独。但高质量的孤独,远远胜过那些低质量的随波逐流。但是,学会孤独並不意味着要放弃一切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反而是有选择性的简化不必要的人际关系,强行融入的社交圈子更容易模糊自我的感觉,让自己更加的不快乐不舒服。
人越长大,才越发现孤独是日常生活的写照,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做事、一个人睡觉等等。起初,我们会难以适应这种孤独,为独处感到自卑、尴尬;然而一旦学会如何去享受这种状态,我们就会发现在偶尔屏蔽纷扰的人情世故后,我们能夠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更能适時的调节自我心态,通过自省、多总结,才能更深刻的拓宽人生的视野。
孤独教我们在忙碌与喧嚣之余,给自己留些独处的時间,並从中学会独立思考,享受那份来自灵魂深处的宁静。弧独不是自视清高的态度,而是在无人打扰的時光里,我们才能真正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那些在喧闹中被忽略的情绪、被压抑的想法,常常会在孤独片刻中悄然浮现,让我们有机会审视自己的过往,厘清未来前行的方向。
人生终将是一场单人的旅行,人生不可能永远的热闹,总有独行的時刻。静下心来,耐住寂寞,早日学会与孤独共处,即使面对生活的逆境与挑战,也能保持坚定而强大的內心。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个人赤身裸体来到世间,窮尽一生的繁忙,卻在风烛残年之时飘然离去。
孤独已是生活常态,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与其在未知的孤独中忐忑不安,不如主动接受孤独,享受孤独,人生才更有盼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