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没考试了,作为学渣但自诩有一点小聪明,重新去理解拿下考试的过程。
报名考试充分利用闲暇时间的同时,也重新投入去帮孩子探探路,看看能不能共情到。
我所谓的聪明,都是在获取信息阶段,接收新事物时更快理解,在学习的初步阶段不费劲。
但怎样应对考试,又是另一个话题。
考试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对。怎么做对呢?大考必定都是有简单有困难。应对的策略一般都是简单题不要思考,靠肌肉记忆。有难度的题,对于里面的基本点也不能再浪费时间去思考,思考得用在平时,其余的时间用来思考真正的难点。
那么答案来了:
平时有两点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理解充分的基础上还必须把公式熟练掌握,不能进到考场再去回忆公式。
那我们说好的既要又要呢?
学习成绩要好,课外活动还要做好,兴趣点也要发展,怎么破?
刻意练习的理论告诉我们,做不到充分练习是不可能在某一个领域领先的,时间作为最稀缺的约束资源,如何分配优先级?
在经济学上一般都是依据边际贡献来决策,那么在人生维度呢?
依据价值观吧……
或者也依据边际贡献……
这里的“边际贡献”,很有点跟“比较优势”异曲同工的意思。
无论把大量的时间投向哪个方面,都需要内驱力,没有内驱力就没有专注度,没有专注度,就没有深度理解和提高。当然最重要的,没有内驱力,就不存在把大量时间投向某一个领域。
怎么样拥有内驱力,不是创造的问题,而且发掘的问题。
怎样发掘内驱力?这个靠父母观察和分析,和孩子一起去探讨。
………………………………………………anyway
回到正题,想要应对好考试,充分练习也是必须的。不要随便听信某些所谓的专家,不刷题就可以拿高分,即使对于问题知识点有充分的理解,不做题在考试中也拿不到高分。
获取的信息是不是确实被充分理解了?对于理解有没有被忽略的点?理解是否存在偏差,这些都需要通过做题去验证去优化。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才是真正提高的不二法门。
总结一下,想在某一方面做强,必须投入足够时间,也就是必须有内驱力(即便这个内驱力是外在压力所传导的),方法正确还得有足够的重复。对,没错,包括由思考而来的认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