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2794天,2025.01.17
今天看一个视频,有人问大师:“当别人否定、打击、恶意攻击、指责她时,她就会特别难受、纠结、内耗,问怎么办?”大师回答是,他说他的,那是他的认知、他的审美、他的价值观,你为何要被他绑架、控制,受他影响。他说的就一定对吗?你为什么要听他的呢?你做你自己就好。别人说什么,那是别人的事,你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参照,若没有,那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我以为,能坚定地做自己,或者能做到不太受他人言行的影响,与一个人内在能量有关,当然也与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有关。当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积极的、正向的、自我肯定的,那么可能会较少受到他人言行的影响,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反之,就会把别人有意无意的一句话太当回事而折磨自己。再者,关于别人对于“我”的评价式的言词,要分对方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偶尔的还是经常的。如果善意的、真诚的、偶尔的,那么不论是否接受、认可,不妨看看他人善意背后可能想要提醒的是什么,跳出“我”的视角重新再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思考的。如果是经常的,那就更不用入心入脑,或许“挑错”就是他日常模式。如果是恶意的,要看他攻击、否定的是什么,不要一味地忍受,也不都非要回怼,有时候“敌人”的眼光是犀利的,毒辣的, 反而给了“我”从未有的方向。所以不论是怒怼回去还是默默地反思,都是一种学习。做自己,是一种弹性反思的过程,成长自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