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有一对闺蜜在产生口角。其中一个女孩儿A,刚开始时想和闺蜜B解决问题。但是闺蜜B,则是不断质问那个闺蜜为什么说话大声,语气难听。闺蜜A开始为自己的语气道歉和解释,闺蜜B却没有听进去,开始发泄对A的不满,即使在众人面前,也丝毫不懂得克制。闺蜜A气得开始抽泣,她最后说了一句话:“我只想和你解决矛盾,但你根本没法沟通。”然后转身离开。

    闺蜜A知道吵下去并没有意义,问题不会被解决,而情况却会越来越糟。于是她在用最后一点理智,阻止了更激烈的争吵发生。

    美国作家罗伯·怀特说: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

      当和别人产生矛盾时,产生生气的情绪很正常。聪明人的人在处理情绪时,懂得与其继续与他人纠缠,不如专注在正确而重要的事物上去。因此,他们不会舍本逐末,知道见好就收,在关键的时刻,放下自己的坏脾气。

      所以闺蜜A选择了停止争吵,也明白既然无法解决问题,那不如先让大家情绪都回归冷静。生气的背后,不仅体现一个人情绪控制的能力,也体现了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位朋友和我讲,他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在一家公司实习,领导是个不过三十岁的高学历男子,年轻有为,唯独发脾气时,难以沟通。

        每当下级没有完成他安排的任务,他通常会在会议上先发一通脾气,然后让大家回去修改。情绪冲上来的领导,根本没办法把任务的需求说清楚。作为下级的他们,在接下来的工作里,只好摸石头过河,战战兢兢。常常还因为对需求理解有误,导致继续犯错,继续被批评。

      循环往复,终于有一个姐姐受不了。组织大家联名写了一封信给领导,希望能够在情绪冷静以后再给大家安排任务。领导答应了,表示从此会在平静的状态下,和大家解决工作上的问题。这样下来,不仅更容易看清工作方向,也提升了工作效率,领导发脾气的次数,也开始逐渐减少。

      现代心理学大师威廉·詹姆斯曾说:“如果一个人无法用意志来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就应该用意志来控制自己的举止。与此同时,你的行为表现是什么样,你的感觉就是什么样。”面对生气,应该做的是先解决心情,再解决矛盾。如果不能解决心情,那么就用意志控制行为,阻止自己加深矛盾。

      作为成年人,处理矛盾前,应该将自己的情绪放下,客观理智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越是纠结于发泄情绪的人,越是无法在最后取得一个好结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情绪与职场的关系是什么? 事情的起因是前两天的一件事。我有个特别好的哥们,他有一个弟弟,最近在找工作,并且一直都有...
    Liina阅读 1,683评论 5 9
  • 有人问佛:“佛陀,怎样才能控制情绪,遇事不生气呢?”佛陀:“深信因果,则不生迷惑,一切恩怨皆因果所致,无迷则无嗔。...
    蝴蝶王妃阅读 955评论 0 4
  • 昨天中午,我正纠结于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的折腾和反复中,一通电话打断了我的思路,一看是女儿我便兴高采烈地接起电话,可...
    宋阿娜阅读 596评论 4 8
  • 我有时候会矫情地感叹:读过许多的育儿书籍,仍然教不好一个孩子。哈哈,是的,我盗版了一下时下流行金句。 我自认为是非...
    大人读童书阅读 3,166评论 0 1
  • 今天我和孩子爸爸出去和朋友聚餐,想着周五了不用检查学校作业也可以,孩子和姥姥在家应该没什么问题,叮嘱姥姥...
    莉2017阅读 61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