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公开课《世界文化地理》邓辉老师讲四种人类对环境的认知理念:
环境决定论、或然论、环境感知论和人类作为地球改造者论。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在人地关系部分也有类似的表述,讲人类从崇拜自然、依赖自然再到改造自然,到毛爷爷的“人定胜天”最后到可持续发展论。大致的意思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在不断的转变。
然而邓辉老师很认真的说:“在特定尺度下,这四种理念都是对的。所以地理一定要看尺度。”
教育理念或教育方法、手段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现象,理应服从相同的逻辑。
比如通过大的训练量来反复练习、比如快乐教育、比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等
大家一直在争论。有很多的东西你不能说它是错的,但实际用起来就是没效果。有很多的老观念你觉得它肯定有问题,但就是有用。
我想应该这句话应该这样说:“在特定的尺度下,所有的教育理念都是对的。所以教育一定要看尺度。”
地理的尺度有大有小,在地图工具上由比例尺来体现。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教育做为一种在特定的时空尺度内的文化传播行为,它的尺度应当参照比例尺的概念看教育行为发生的范围和内容的详细程度。
当教育行为发生在教师与单独的个体上,个体的生理水平和心理气质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孩子就特别需要游戏教学或互动式教学,提高其参与感,激发其表达欲望。
而这个教育的群体扩大到一个小班10个人左右时,分层教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就是即能照顾到特殊儿童的发展需求,又不会影响普通儿童的认识难度的普遍方法。
再扩大到一个常规教学班50个人时,分组学习、分层次教学在实际执行中就特别考验老师的现场组织能力。教室里发呆走神、打瞌睡、聊天的现象几乎无法禁绝。
尺度进一步扩大到大学阶梯教室,教育的理念和方式理所当然与之前都不相同。
从这个角度讲,1对1家教、课外小班培训确实能让一部分受教育者获得在常规课堂上无法获得的成果。
从内容上看,随着尺度的缩小,复杂度越来越低,对认识的压力也越低。而低水平的认识压力一般需要多样化的展开来提高参与者的兴奋度。如果只是机械的重复这时很容易疲劳。就像我们在看无聊的电影或打简单的游戏时所发生的情况。
因此,对教学内容的切块和封装尺度必然影响教学的手段的理念。
此外,从时间尺度上一节课、一个学期、一个特定的年龄段教育适用的理念应该各有不同。
时间、规模和内容,共同构造的复杂多变的教育场景。脱离了场景去轻易的否定、或肯定某种教育理念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主观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