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麻糖
中午做的面条,午饭前爱人才把小儿子叫回来,我正在煮面,爱人就从冰箱里拿了一块麻糖给小儿子,看到那一刻我的火噌就起来了:马上要吃饭了,为啥还要给他拿糖吃?而且还是从冰箱拿出来的直接就给他吃,这不是没事找事吗?小儿子拿上吃的就离开厨房了,我和爱人你一句我一句争论起来,想着马上要吃饭了,我就不说了。面条煮好,叫大儿子进来端面,他一进来就问我:弟弟咋在吃麻糖?爱人立马回击:***(大儿子名字),你有毛病吧?大儿子听到马上变脸,直接准备把手里的碗放下要走,他没留意我和爸爸的争吵,无意的一句话就激怒了原本就有情绪的爸爸,我说你就当他是说我的吧,刚才因为这个我已经唠叨了一会儿,他正生气呢,我真是不该说,可是又忍不住不说。大儿子不再说话,盛了面去餐桌那儿浇了茄子肉酱就离开,到自己书桌那儿吃了;我最后盛好面,一个人去书房吃;小儿子和爱人在餐桌那儿吃。吃完面,我在书房坐着没动,没多久大儿子就过来说:我给你盛面汤。我说好,正坐着不想动呢,你也吃完了?他点头然后转身去给我盛面汤端过来。
现在想想还是我的要求和标准太多,倒一碗水、拿块麻糖等等都可以让我抓狂,即使开始是爱人不对,但都是我先有情绪,进而引发一连串的情绪;如果我不用那么多固有的条条框框去看待这些事情,不情绪化,应该没有后面的连锁反应。我还是太想让爱人按照我的想法去做事,而且还期望他随时能心领神会,我还是太异想天开了。以后再有情绪的时候要停下来想想:是不是又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了,这些对我影响大吗?到底是什么引起自己的不安?
母亲节的特殊待遇
家里一直缺少过节的仪式,过生日也都比较简单,小儿子在学校做了贺卡,我也没太多期待,只希望周末大家都在,不生气就好,然后决定这一天自己给自己放个假,不洗刷锅碗、收拾厨房了。早饭后就先声明了一下,爱人说:那我洗。其实平时早晚两顿我洗,中午的爱人洗,今天爱人洗了三顿。吃完饭就悠闲的去休息,这个感觉确实很好。
虽然中午和爱人有短暂的不愉快,下午还是和爱人一起去植物园了,看菜地,逛园子,又看见了漂亮的不一样的鲜花,心情美丽~
大儿子
上午把大部分作业写完,两课历史背诵打卡也完成了,这是上初中以来一直完不成的大难题,我和他说,这段时间坚持的很好啊,又抄又背的,这不是都能背下来吗?你还老说背不会。他笑着说:以前不带的背。
英语的单词背诵也是早早就发视频了,发的时候只有一个同学接龙。
史无前例的提前完成了全部作业,而且全是自己安排的,完全没有耽误用手机的时间,总算可以用高效学习,尽情玩耍这句话来应下景。
中午主动过去给我盛面汤,本来饭前他被爸爸的情绪蔓延到也有情绪,还能那么快关注我,心里暖暖的。
晚上帮忙做晚饭,我和爱人去菜地,回来的晚,打电话让他煮粥,热饼子,爽快答应,我们到家,他正在厨房盯着煮粥。
小儿子
早晨早晨睡到自然醒,快八点,爱人已经做好早饭。
上午完成一部分作业下楼玩,开始写作业还是有点困难,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摸索中。
午饭后要看电视,过去问我能不能看,我说你觉得能不能,他说我觉得你肯定想让我写完作业再看,但是我想看完电视再写。我说:你说的很对,我就是这样想的,你知不知道我为啥想让你写完再看吗?他说:你怕我看完了不写。我说:是的,如果你看完不写,我该怎么办?他说:那就还用原来的方法呗,不让我下去玩。我说:你说的很清楚,我也听明白了。其实我不想因为写作业这件事和你生气,也不想用看电视和下去玩强迫你,最想看到的是你能好好玩,也能好好写,咱们不生气,也不影响你玩。他说知道了,然后去看了半小时。结束后自己开始写剩下作业,中间小朋友打了两次电话叫他下去玩,他都说等他写完再下去。完成后开心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