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后再读《组织的力量》,对组织的概念,尤其是企业发展的“隐形曲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中关于部门和个人的职责的背后,要搞清楚我们做一件事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我们要的成果究竟是什么,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想的明白,这就对人力资源部门和其他部门的主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OKR考核法,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okr 就是目标与关键成果的考核方法。首先我们要清楚的知道目标(o =objectives)是什么,然后必须分解出关键成果(KR =KEY RUSULTS ).
举几个例子:领导布置你去定一个餐厅,你以为就是定一个餐厅,不是,领导要解决的跟通过跟客户吃饭要解决一项任务,达到熟悉或直接委托解决任务或合作或感谢或求助的问题。所以关于订餐厅,你要做好相关的几个问题:几个人?谁来通知?点什么菜?预算多少?到了怎么坐次?如果有司机,如何安排?要不要找好掼蛋的牌和桌子?带什么茶?什么酒?要不要准备伴手礼?客户要不要接和送?你看,其实相关的问题要考虑的有至少以上11个。
再如,花样少年第12届的全国启动仪式,我们的目标和关键成果分别是什么?
目标就是通过启动仪式,为第12届总展演做好宣传的预热,调动机构和家长的积极性;那关键结果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有以下四个:第一,召集了多少家机构参与?重点突破的省来了多少家?第二,宣传报道做了多少,传播的效果是阅读量和转发量;第三,后续召集来的新机构,他们的反馈如何,要送多少人来,如何去宣传和报名?第四,我们的创新点,客户的反馈如何?
金梧桐和语言盛典,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来分析。
考级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