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
我不知道什么才是HR的终极目标,不过我知道我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HR
现实例子
如果今天你的老板和你说,你去另外一个城市复制现在的公司,那么你应该做哪些准备?
财务上的事情是不是要明白?
公司的核心业务链是不是清楚?
如何建立公司制度和体制?
如何推广公司品牌效应?
怎么样建立初始化团队?
……
似乎好像,根本没有尽头,你可能会说不可能,这个任务根本完不成?
好吧那请问现在的老板是怎么样完成的呢?我们实际借鉴比创立走过的坑要少的多预见到问题可能都遇见过,那么我们到底缺少了是什么?这个问题让我陷入深思。
直到看到某部中国抗战神剧,十八路军团的总司令一共十八个人赶赴十八个战场,一人一枪一印章,打个游击等待大部队总是做的到的。
庸人自嘲
前段时间有一个段子,诸葛亮从来不会问为什么箭少、关云长从来不会嫌弃刘备兵少、赵子龙不会问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张翼德不会骂怎么又是我断后。
那好就算天天说自己是只狗,那也是要有狗性的,遇见狼也是要咬的,就算是狗也要狗严的——雪狼犬就是这样演的。
那好我们看看终极目标是什么?
战略我们定好了——做一个能自己起家的领导人,随时准备接受十八路军队授印。
那好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
开个玩笑,你们给我阐述完毕不要打我
正文
hr的终极目标就是就是提升信息不对称性,让自己获得其他人不对称的关键信息。
1、获得其他不了解的信息,并且产生信息的垄断、正如你无法了解你的上司想什么一样。
2、获得信息专利权,凡是你的信息就尽可能贴牌生产吧,把你的信息做成规模产业。
3、重视统计原始数据、感受、以及时候复盘。通过四维角度增强自己的思考深度。
先说第一点
1、获得其他不了解的信息,并且产生信息的垄断、正如你无法了解你的上司想什么一样。
1.1定义:做中介久了深刻了解到整个行当就是一个信息差的调整和使用,如果市场没有信息的不对称,那么就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人人车)。但是不好意思信息资源一直是通过其他资源堆积出来的。比如:时间资源、经济资源、人脉资源等等交换而来。很公正的说信息不是本来就有的,是我们通过社会必要时间堆积的。
由此得到:a、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比上级聪明,因为他信息资源比你丰富的情况下,你再聪明都是小聪明,因为在决策时你就是一个蒙着眼睛过桥的瞎子。
b、不要想着颠覆中介,这也很愚蠢,因为他们总能得到你不了解的信息。比如哪些微商,你都不知道他们的货源哪来的。
1.2经验主义。经验主义没有对错,只有好坏。而且还是文科生的相对论,只针对你个人而言。
所以谁能获取更全面的信息,谁能更快速有效的处理这些信息,谁就拥有更强的打击能力,相对来说谁就更强一些,甚至在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以后能直接压制。比如马爸爸说三年内的员工不要谈战略一样,因为你根本无法接触高层次的信息。
1.3对我们重要的事情,基本都是哪些我们不了解的事情所产生的。往往我们都是从新手到专家的蜕变,不过不好意思我们生命中决定我们的事情都是哪些我们不了解的事情决定的,比如我想做一名hr可是,hr需要懂得不只是六大模块,下到如何换好一个垃圾桶、问你从哪来到那里去,上到看的懂报表,懂得了心里,还要上的了酒桌,做的好主持。总之耽误我们升职加薪走向人生最高峰的事情好多呀。
第二点,自动跳过。做好自己的事情,并且一次次做的专业和精细化。至于细节,不好意思保密。
第三点,3.1高维信息压制低维信息。假设你认可我说的1,那么作为三维生物,我们通过延续和记录生命每一刻的时间,并且通过延续他人书记作者的经验和时间重复的切入每一个时间,把自己的信息通过迭代快速的提升到一个思维高度,并且通过信息量的压制去战胜其他竞争者,从而获得一定的专业程度,想想是不是很开心。
比如我们通常说的职业规划。在职业规划的领域有这样一句话,叫做一般情况下自己做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做不好的。而且做一次是不够的。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假设今天作为年轻时候的你记录下刚刚进入职场的心态,然后等你到了30岁后回过头帮助修正改变当时的自己,以及当时自己的心态,想想这是不是会很容易。
同样的如果我们从事一项之前都没有做过的工作,我们每天都记录详细的数据和详细的信息,并且最终达成我们想要的结果或者不停的修正获取一系列的数据,让下次在时间、金钱、人力、知识等任何一个方面减少投入增加产出,想想这是不是又是很棒的结果呢?
3.2串通过去和未来,前面说的可能还不够,我们除了书籍还有很多内容可以值得我们成体系的套用和学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得以突破历史的局限。那么未来,如果我们制定一个计划,十年大计,五年梦想。我们终究用自己的努力快速的建立起来我们自己的未来,只要计划不受到影响,那么结局是不是已经注定,我们这一刻串通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形成了自己时空的穿梭。如果这个是hr的目标呢?
世界500强的首席人才官需要什么能力?我们和他的差距是什么?我们怎么样去弥补这个差距,并且逐步的缩小这个差距,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达成的一个很好的思考模式。仅此。
当然还不够。
3.3现实与梦想。有人会说我疯了,可惜我笑世人看不穿。有句话说聪明的人做之前知道怕,鲁莽的人做之后知道怕。而前者才能称之为勇敢。我们去看带别人的经历的时候,通过sart去分析当时的场景,越是形象描写,带上自己的感情和细节,那么我们就越能带入这个场景。想象一下我们通过照片回顾当时的画面,是不是有一些触动呢?那录像会不会更加的写实。有一个作者说:“他很感谢他的母亲,因为在他3岁的时候,他什么也没有记得,可是他的母亲却一点一滴的记录生活的琐事,并且把这种感受写成书留给他,所以他比别人多了很多年的感受以及思考方式。”
好吧如果我说这就是我的终极目标会不会直接被人拍死?
总结
张无忌练习乾坤大挪移的时候,金庸是这样解释的,世界上的神功也许作者也不知道怎么样练到第8层,更何况10层。所以不要强求圆满,不要硬把自己逼上和自己年龄、身份不相符的位置上,如果是这样一定很痛苦。说实在我不知道hr的终极目标,不过写完我已经阐述了我想说的目标是什么。不信,不信你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