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感受小组练习——于波

小组成员:张德滨,李岷,于波

问  题:

张德滨:孩子早恋问题,如何与异性相处 (咨询师:于波 观察员:李岷)

李  岷:孩子考试焦虑,大考小考都焦虑,怎么缓解?(咨询师:德滨,观察员:于波)

于 波:孩子太邋遢,不注意个人卫生,怎么让他自律些?(咨询师:李岷,观察员:德滨)

练习感受:

通过小组互换角色练习,从咨询师到观察员,最后是来访者,三轮的练习,让我对咨询流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更加认识到理论基础的重要性。要想把来访者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找到解决方案,是离不开理论知识这一基石的。

如果说理论知识是基础,那么实战练习便是经验。在对练中,我以咨询师的身份开始练习,我从一开始的慌张,胆怯,头脑空白,到后面的发现问题,找到突破口,先顺后带,把来访者从问题中带出来,帮他看到更多可能性,得到他的认可。当完成这样的突破,我自己也由内而外的喜悦。根据老师培训的流程,一步步引导家长从担心害怕的情绪中走出来。看到积极的一面,问题迎刃而解了。发现最终困住家长的往往是他的消极情绪和不确定因素。运用一般化处理可以缓解他的消极情绪,再通过多元思维看到解决问题的多面性,从积极的角度思考,结果就会不一样。这次练习自己做得好的:倾听和提问做的很好。通过多让来访者描述基础情况,更多的捕捉信息,了解来访家长的提心和焦虑。有待提高的是:在专业知识上还需要多多学习,剖析问题不够深入,整个流程还是不顺畅,语速不够平稳。

通过第二轮观察员的身份进入练习,很大的感受就是旁观者清,更容易捕捉到来访者的情绪和关键性问题。在咨询师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看到了对方的细致和深度。感觉三轮练习中最有收获的反而是做为观察员的角度来学习。在以后的咨询中,自己的细致度和剖析问题的深度还是需要练习和加强的。

第三轮我是以来访者的身份进行练习的,李岷老师作为我的咨询师,让我全然的敞开,放松,通过简单的问题深挖到我的痛点,让我看到这不仅仅是孩子邋遢的问题,更多的是我对孩子的忽略,当知道了问题的根源,我忍不住流泪了。这一轮我的感触最深,也最扎心。但只有痛了,才有改变。我当然晚上就去接儿子放学了。从这一刻开始行动。这次练习让我知道了一个专业的咨询师有多厉害。是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期待自己在不远的将来也可以成为这样专业、厉害的、可以真帮助到别人的人。

自我介绍:

家长您好!我是您本次的咨询老师于波。很高兴认识您。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们来互相认识一下可以吗?(等待对方回应)

我是从2018年接触家庭教育的。从学习到现在从事家庭教育这个职业已经有五年的时间了。在这五年里我从一个焦虑暴躁的妈妈,到现在情绪稳定,孩子学习优异,家庭幸福和睦。我是四叶花开最大的受益者。因此,我选择加入进来,帮助更多的家庭(妈妈)走出困境。(引导对方介绍自己)

我先介绍一下我们这次的沟通流程。此次咨询,我们会签一个保密协议。您所沟通的内容,我们不会向他人泄露。您可以完全放心。我们会严格遵守约定的。其次,我们的沟通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全程我们会进行录音。这个录音仅限于我们更好的保护双方的权益。公司会有专人负责保存。请您放心,协议内会有说明。不经您的同意,我们不做任何使用。

您的咨询调查表我已经看过了,看到您家存在***想解决的问题,那么一个小时想把所有的问题都分析透,时间是不够的。我们先解决一个当下您认为最想解决的问题可以吗?(等待对方确认)

最后在咨询结束后请您写一份心德感受或收获。一是可以更好的帮我们梳理一下沟通的内容,更加清晰解决思路。二是做为公益咨询,也是希望通过帮助您的咨询,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家庭。请您配合我们,特别感谢!没问题吧(等待对方确认)

好了,那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我们一起聊聊咱们家***的问题。(了解情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