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还保留着淳朴的民风,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全村的人都会出动帮忙,特别是现在,村子常住的人越来越少。昨天在家里,几乎见到了全村年长的人。有一位我叫叔叔的,他今年70岁,在一起聊的时候,他问我,“你还记得有一次你用架子车拉粪,你家那块地挺远的,当时我问你爸爸「老哥,这么远的地,你让女子拉粪,路上还好说,到地里要从地头拉到地尾,很费劲的。」”他说,我的爸爸回应他,“让她拉粪怎么了?就是要锻炼她!”其实对这件事情我早都忘记了,但他这样一提及,记忆的闸门又打开了,确实有这件事情,当时我大概刚上初中吧。我不记得这位叔叔和我爸爸之间对话时我是否在场并听见,我原以为我对自己的内在小孩已关爱多了,能云淡风轻地回忆之前的很多事情,可是,事实上,我依然没有放下。拉粪更多是男人干的体力活,我多么希望在父母面前像个骄傲的公主一样被疼爱,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年代,这个需求只是奢望。就算我心疼父母主动去干体力活,我也希望爸爸给到的是疼爱的关怀,温暖的语气。这个回应让孩子感觉到了不被爱,没有价值,没有资格。我甚至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孤零零地拉一车子粪低着头走在路上,到地里弯下腰、躬着身子费劲地往前曳,那一刻眼睛已经潮湿,当着叔叔的面我忍了忍。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复制了爸爸的模式,所以,儿子经常说他“烂命一条,爱咋咋滴”。再联想到老师最近讲的课,有些父母让孩子“没苦硬吃”,很可能就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资格没有价值。我切身地感受到孩子都需要被父母无条件地爱,那是他面对社会风雨的底气。这个信念加深了我对儿子当下的接纳,我需要重养他,不管他多大,他的心结心智还停留在小时候爱的缺失、没被满足的感觉里,他需要从父母这里感受到无条件的爱,爸爸做不到,从我这儿就需要给出更多。
20240821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级46期胡金丽第89天分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又经历一次情绪的过山车,熟悉的场景袭来,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慌了神。这些情绪包含无力、失望,不安、内疚。明知道有课...
- 儿子在家待了两天,爱人唠叨的车轱辘话说了两天,我问儿子,“爸爸这样说,你有什么感受?”儿子回答,他早都麻木了,麻木...
- 不知不觉46期初级班,今天已经是第七课,内容依然是赞美,老师带着我们在课堂上以团辅的形式体验,小组讨论分享。在对重...
- 今天在听刘老师26天筑基班课程认知疗法内容时,老师讲到客观现实很难改变,那就先改变精神层面。对此话深有感触。回想家...
- 今天早上,静静地跟自己待了一会,想到自己的孩子,脑海中浮现出孩子小时候的一幕幕,我看到自己那时候根本没有看到那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