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静静地跟自己待了一会,想到自己的孩子,脑海中浮现出孩子小时候的一幕幕,我看到自己那时候根本没有看到那个小小的孩子,满眼都是他那里做得不好,以至于对孩子的各种伤害,愧疚的情绪充斥了我。同时要给自己找个垫背的,抱怨爱人当时不能给到孩子支持,就像现在一样,我依然会嫌弃爱人不学习,使不上力,自己也很无力,孩子也没有带出来。
跟一个老师聊,她让我看到:我,只有我改变,爱人孩子才可能改变。那么路径是什么呢?我必须跟父亲联结,才能接纳爱人,孩子才能走向父亲,老师让我思考这个问题,我想这中间的逻辑是:面对父亲,我不再有委屈、愤怒、甚至怨恨,过去发生的事情已然发生了,它不可能改变。但面对同样的事情,感觉是可以变的。我要做一个成年人,不再像一个孩子,还在幻想着渴求从父母那里得到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爱。当我更多地了解父亲那里发生了什么,理解父亲,意识到父亲有他的局限性,他没有的给不到我,他把生命给我就已经足够了,我现在需要可以自己满足自己,那么我就在一个成年人的状态。我也以这个成年人的状态面对爱人,不再对他苛求、指责、抱怨、嫌弃,毕竟他不是我的父亲,他是和我平等的一个人,能从他那儿借到力当然更好,借不到力,那就自己修。当我能平静地面对爱人、接纳爱人的时候,相信孩子会感知到,会走向父亲。目前我对爱人有诸多的嫌弃,也阻碍了孩子走向爸爸,但孩子又天然的有父母的两部分,相当于他的一部分在跟自己的另一部分起冲突,孩子怎能有力,他拿不到爸爸的那份力量,他也不能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
有时,一些语言我们经常听到,可是没能get到它的真正意义。难得自己进一步明确方向,坚定信心,难得自己拥有这么多资源,难得自己一直坚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