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评判
评判带来分离,当你评判自己时,你在远离自己;当你评判他人时,你在远离他人。
沟通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不评判。当我们停止评判时,可以看到更多的真相,发现问题的真正答案,给予他人更多的同理。让一个人发生改变的并非评判,而是接纳。
不评判,也包括不赞美。事实上,赞美也是评价,赞美会让孩子偏离自己的中心,去做别人喜欢的事情。大量的事实和心理学家的实验告诉我们,不被评判的孩子,会有更健康的价值观、更稳定的个性和更健全的人格。爱孩子,从不评判开始。
1. 没有不乖这回事
孩子没有不乖这回事,也没有所谓的行为偏差,有的只是我们还未了解的真相。而当我们说孩子不乖时,其实是带着权威和不尊重的。我们的孩子不会说父母不乖,我们也很少说某个大人不乖,却把这样的字眼用在孩子身上。
在遇到孩子不乖时,如何做?
原则一:孩子和成人一样,有一些很重要的基本需求,而且他们也会努力不断地做一些事情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原则二:孩子并不是不乖,他们的行为只是为了满足一些重要需求而采取的行动。
2. 当孩子说“我害怕”
如果孩子不被允许表达他的感受,由感受产生的情绪能量就会被压抑下来。
未被表达的感受哪里去了
未被表达的感受会衍生成情绪,而情绪其实就是隐藏于我们内在的能量。当我们生气时,愤怒的能量在释放;当我们哭泣时,悲伤的能量在释放;当我们开心时,喜悦的能量在流动;当我们害怕时,恐惧的能量也在流动。
当孩子说害怕时,如何回应
就是回到当初的场景中去,恢复接触,表达当时的感受,让能量完成它的旅程,而不是卡在那儿。如果不想让孩子储存这样的能量,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否定,帮孩子表达出来。有时,孩子需要一遍遍地表达来释放这样的能量。
情绪不是洪水猛兽,情绪是在被压抑后才成为洪水猛兽的,不要因为我们对负向的情绪充满了评判和投射而压抑了孩子的表达。从评判的头脑中走出来,允许和同理孩子的情绪流动,是我们对孩子最好的呵护。
3. 我呼你应,便是倾听
当我们学会倾听孩子时,就可以避免评判孩子。倾听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同频回应。当孩子处在问题区时,最需要的是被我们回应,我呼你应,便足矣。所谓倾听,只是把频道调到与孩子相同。
诚如武志红所说:“无回应之地,便是绝境。”倾听,回应,不让孩子在心理上陷入绝境,是倾听最根本的意义所在。
4. 沟通是能量的传递
跟婴幼儿的沟通是超越语言的。婴幼儿的懂不是对语言的懂,而是对所传递能量的准确解读,他用他的整个人感受外界,极其敏感。当然,这样的敏感有时会使他对外界能量毫无抵抗,甚至无法承受。所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会渐渐停止感觉,慢慢断开与他这份本质的联结。
哪怕是很小的孩子,也同样期待自己的感受被父母接纳,自己的需求被看见。孩子或许不能通过语言来回应,但是,孩子越小,能量的感受力越敏感、越纯粹,就像天然的情感感受器。
P.E.T.的积极倾听有剥洋葱核的作用,借由倾听,帮助孩子发现真正的问题。随着真正的问题被找到,一般来说,孩子就知道如何面对他的困扰了。
父母总是担心孩子无法应对他们遇到的问题,忍不住要给建议,其实孩子本来就很有智慧,只要我们愿意信任孩子有这样的能力。其实孩子本来就很有智慧,只要我们愿意信任孩子有这样的能力。
5. 有倾听,少执拗
以面质性我信息开始,而非责备的行为描述,并且坦陈自己的困扰。还可以更好的地方是,增加孩子不练跆拳道对自己的影响。一个“门把手”的倾听方式,回到孩子的感受上来。被妈妈同理到了,孩子说出了真正困扰他的原因,所谓的洋葱核。问题的核心出现,孩子自己开始想解决办法。
,她没有对孩子进行说教,而是分享自己的看法,并且用了一个比方,让孩子体会当中的感受。更好的做法是,在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后,不是一下子就给答案,而是继续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