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后的杨绛,与一张简洁书桌为伴,伏案写出了《我们仨》。
记录了杨绛一家63年的点点滴滴,一生的回顾。
我们俩
故事开始于一场邂逅的浪漫。那是1932年的一个早春,在清华大学古月堂门口,杨绛与钱钟书俩人初次偶遇。南国20岁的少女与清华21岁的才子,仅互看了一眼,就恋爱了。可惜在场的有很多同学,没有留给他们互通心意的机会。
双向奔赴的爱情是有磁力功能的,很快两人就创造出了单独见面的机会,“我没有男朋友”,“我也没有女朋友”,是他们最着急要对彼此说的话,说完两人都不好意思的笑了,这次约会他们聊了很久,互通了俩人的心意。然后就有了他们的无数次的相谈甚欢。
钱钟书:“我没太大出息,只想读读书做做学问”,杨绛:“我也只想安安静静的读读书写写字”,志同道合的俩人是不会有什么“意外”的,在一个十分酷热的夏天,他们于苏州庙堂巷杨府完婚了,那年杨绛23岁。
优秀的人少不了奋斗的历程,也是这个夏天,钱钟书用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去牛津大学留学的机会,为了免得两地分居的相思之苦,杨绛找到老师商量,用论文代替了一门课的大考,得到了提前毕业的机会,陪同钱钟书去了远在英国的牛津大学学习。
兴奋的俩人才刚到,钱钟书就直接“吻了”牛津的地,留了大半个门牙当做“见面礼”。幸得杨绛的陪伴与照顾,很快就好起来了。
到了牛津大学报道后钱钟书顺利入学,杨绛选了自己想了解的科目当了旁听生,开始正式投入学习。钱钟书课业繁重,有很多必修课,还有繁琐的论文要写,相比起来杨绛会轻松许多,没有必修的科目,少了束缚,多的是热爱。反倒比钱钟书学到的知识更多,也惹得钱钟书一通羡慕。
除了学习之外,两个厨房小白也经常凑一起研究国内的饭菜,钱钟书学习用红茶和牛奶、面包和鸡蛋给杨绛做早餐,杨绛学着用雪利酒代替黄酒给钱钟书烧红烧肉。饭做的也是像模像样的,十分可口。
吃饱了就琢磨着出门去“探险”,从住所的地方出发,去英国最大的皇家公园海德公园,再从动物园出发探索到植物园,又从英国阔绰的西头到东头的天窟。一路走,一路畅游,玩的十分嗨皮。
很快他们就有了女儿钱瑗,俩人又紧张又惊喜的期待着小家伙的出世,聚齐我们仨中的第三个,1937年的5月,医院里一阵响亮的哭声,那是“高歌小姐”钱瑗的如约而至,我们仨就此聚齐。
我们仨
女儿的初来乍到,束缚住了杨绛的手脚,她什么也做不了,只能躺在床上坐月子修养,这时的钱钟书可就是慌了手脚,不是不小心撞翻了墨水瓶,就是搞坏了家里的家具,慌得一批的钱钟书像个小学生似的与杨绛如实汇报情况,杨绛也不愧是最贤的妻,每次都安慰他说不要紧。
这句有魔力的不要紧一说,钱钟书一下子就心安了,尽管他笨手笨脚,还是坚持亲自照顾坐月子的杨绛,学用火柴,学做鸡汤,里面还不忘放杨绛最爱吃的黄豆。这个大男孩在努力的长大,照顾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跌跌撞撞,相互扶持的三人,仅仅过了半年,杨家就传来了杨绛母亲去世的噩耗,杨绛的家乡苏州被日军占领了,父亲带着全家跑出去逃难,母亲在逃难中不幸离开了。才当了半年母亲就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悲伤欲绝,第二年结束学业俩人坐船回国,钱钟书提前下船去了清华大学教书,杨绛带着女儿回到逃难至上海的家里。
至此我们仨中的三人分开生活,钱钟书偶尔回来看看妻子和女儿,有时候住在杨家的小房间里,有时候住在钱家的客厅里,回来的时候哪儿有落脚的地方就在哪里休息,一过就是8年。
在独自带女儿的生活里,杨绛为了养家糊口,一边做着家庭教师,一边兼顾着母校振华中学的分校校长。还好女儿乖巧懂事,家里人也都喜爱她,可女儿还是生病了,一场痢疾之后,身体变得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吃坏肚子。
尽管钱钟书来信很勤,可也帮不了什么忙,杨绛还是辛苦着照顾着钱瑗和工作,直至珍珠港事变之后,钱钟书转回上海教书,我们仨才再次聚齐。
这次相聚,钱钟书格外珍惜,和女儿没大没小的玩闹,十分宠爱,女儿钱瑗也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开朗活泼,一直以来忙碌的家人宠着疼着女儿,还是父亲回来才充当了她的一个玩伴,女儿不亦乐乎,深深喜爱着这个淘气父亲。
看着深爱的妻子和女儿,钱钟书对她们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别离。一家三口幸福的拥在了一起。
生在战争年代,想要一家三口安稳的过日子,也是艰难的,一家人吃的都是黑面粉、夹着沙子的米,做饭用的柴火和煤,也都经常没有着落,过得十分清苦。杨绛为了补贴家用,又开始写剧本。
直至维持到抗日战争胜利后,钱钟书出版了《围城》这本小说,一时间名声大噪,日子才有了好转,可不被打扰的清净日子却不在了,开始有很多慕名的人来拜访钱钟书,对于不善交际的钱钟书也有了负担,不得不让妻子杨绛帮忙解围。
不仅如此,外面的人又开始散播他们崇洋媚外,谣言四起,无奈的杨绛和钱钟书,这次选择了沉默,没有解释,只静静等待着,真相大白的一天。
祸不单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女儿钱瑗于1947年,查出骨结核,手指骨节肿的肥大,医生摇头说很难治好了。钱钟书和杨绛也三天两头容易生病,日子撑的异常艰辛。
1949年,钱钟书、杨绛决定接受清华的聘书,他们想着换个地方生活,或许病就好了。
一家三口来到清华,在这里钱钟书教书,杨绛一边专心做文学,一边照顾体弱的女儿,女儿不能上学,杨绛就在家里亲自辅导功课,三年后,女儿不负众望考上了高中,代数还拿了满分。
1955年,女儿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毕业后直接留校当了老师,他们也由刚开始的小房子换到了大一点的新住处,身体状况也养的好了许多,眼看着日子逐渐好了起来,意外又来了。
一场文革,杨绛与钱钟书分批下乡,女儿被下放到工厂炼钢,好在最后一家人证明了清白,才继续回到北京女儿的身边。
女儿心疼父母没住处,就让父母跟自己住在她上学时候的宿舍里,吃饭就在走廊的公共厨房里做,学校宿舍里经常停电,到了冬天暖气也跟着停,好在邻居们听说他们的情况后,有的送被褥,有的送吃喝,尽管寒冷落魄,但还是感受到了人心的温暖。
后来1977年,他们终于分到了三里河南沙沟的房子,有了像样儿的一个家。一家三口在家里各占一张书桌,静静的读书,有时间就在院子里转转,或去附近的地方探探险。
女儿工作优秀,被选定为教材评审委员会的审稿人,还参与编写了英汉小辞典,可争气的背后,有着巨大的工作量,女儿身体逐渐不堪劳累,被压垮了,骨结核复发,还查出了脊椎癌,60岁这年,她在父亲母亲的祝福里离开了。
女儿离开不到一年的时间,钱钟书不敌早期生活困苦落下的病根哮喘之余,又患上了恶性肿瘤,也先杨绛离开了这个世界。至此我们仨失散了,只剩87岁的杨绛一个人了,她异常悲伤,又不敢沉浸于悲伤,把自己关在家里,开始不大出门了。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杨绛说只剩我一人了,但是不能倒下,得留下来“打扫战场”,不要把麻烦留下来给别人添麻烦,还将写作全部的稿费如数捐出,在清华成立了“好读书”奖学金,用以帮助贫困好学的学生。
白墙、水泥地、老式的家具,屋顶天花板上还留有钱钟书换灯泡时留下的几个手印,一个没糊窗子的阳台,一位耄耋老人在这个充满回忆的家里,伏案在一张书桌,忙碌着整理丈夫留下的7万多的手稿,还写下了充满回忆的《我们仨》,一个人书写了对三个人的思念。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