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博仁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云南昭通的蒲正书,很高兴今天又到了分享家书的时间。最近这几天状态有待调整,恰好利用写家书的机会把自己拉回来。今天的分享主题是《带着觉知生活》。
最近在微信读书APP阅读一本樊登老师的书《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介绍了很多本有意义的书,赞叹樊登老师的智慧,把读书这件事做到了极致,丰富了认知,丰盛了口袋,影响着成百上千万的人受益。今天在阅读的时候,有一段关于正念的内容挺不错,摘抄下来分享给大家:
如果你每天心里饱含着贪、嗔、痴,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这些就成了你的欲望。
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控制欲望的话,你不能作为观察者来观察自己的话,你会觉得无比伤心、难过和痛苦,被贪、嗔、痴不断地煎熬。
正念就是要盯住自己、观察自己,知道自己此刻的状态,体会身体的行动时刻和体悟时刻。
人类有两种能力:一种是能够跨越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桥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叫作行动时刻;另一种能力叫自动化,就是当你对一件事熟悉了以后,就会让它走上自动驾驶的道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习惯性地做很多事,甚至没有觉知。
人们的行动时刻给了人将梦想转化为现实的途径,而体悟时刻润物无声,它教会我们感受和经历身边的一切。
如果你只是行动、只是自动化,那你什么时候体会人生呢?
要在行动时刻给自己加上一个体悟时刻,时刻去感受和经历身边的一切。你也可以在体悟时刻做自己想做的事,只不过不再急于求成,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
以上的内容,告诉我几个信息,一个人不被欲望带走,就要保持觉知,保持觉知就要有正念,正念就是清楚你现在在做什么行动?有什么思想?不活在惯性中。
这让我想到昨天中午吃饭的事,我和另外一个伙伴热饭吃,因为是把菜饭同时装在饭盒里热的,吃到最后的时候,难免就油和米饭混在一起,说实话真不是那么好吃,坐我对面的小伙伴自然而然不吃了,直接倒掉!而我的饭盒里也是这么一个情况,我当时也想不吃了,处理了吧,反正也不是很多,吃下去可能会难受,经我观察,大家都是这样的,没有光盘的理念。但我马上觉察了,这是浪费粮食的行为,学过致良知的我,怎么也随波逐流了呢?不行,于是我一咬牙把这点饭吃了下去。也没有想象中的难受,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做到开心,也为战胜自己的那点私欲欣慰。就这么个小事吧,让我整天内心充满了力量。
带着觉知生活,保持正知正念正行,不容易,但也正是我们学习践行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走在成长道路上,否则就是浑浑噩噩的过一生吧。
要感恩遇到博仁老师和大家,学习了致良知,每当要往下坠落的时候,就这么一点觉知总会及时刹车,回到轨道里。
感恩遇见,祝福大家一切都越来越好!
蒲正书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