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6:】
若乃 诅咒 变幻,眩怪 捏妖,以 欺惑 愚冥,
是故 佛氏之所 深排极诋,谓之 外邪魔,正与 佛道 相反者。
不应 好佛 而乃 好其 所相反,求佛 而乃 求其 所 排诋者也。
陛下 若以 尧舜 既没,必欲 求之于 彼,则 释迦之亡 亦已 久矣;
若谓 彼中 学佛之徒 能传 释shì 迦jiā 之道,
则吾 中国 之大,顾岂 无人 能传 尧舜之道 者乎, 陛下 未之 求耳。
陛下 试求 大臣 之中,苟其 能明 尧舜之道者,
日日 与之 推求 讲究,乃 必有 能明 神圣之道,致 陛下于 尧舜之域 者矣。
故 臣以为陛下好佛之心 诚至,
则请毋好 其名 而务得其实,
毋好其末 而 务求 其本;
务得 其实 而求 其本,
则请 毋求 诸佛 而求 诸圣人,毋求 诸夷狄 而求 诸 中国者,
果非 妄为 游说之谈 诳 陛下者矣。
陛下 果能 以 好佛之心 而好 圣人,
以求 释迦 之诚 而 求诸 尧舜 之道,
则 不必 涉 数万里 之遥,而 西方 极乐,
只在 目前;则 不必 縻mí 数万 之赞,毙 数万之命,历 数年之久,
而 一尘不动,弹指之间,可以 立跻jī圣地,神通妙用,随形随足。
此 又非 臣之 缪为 大言 以欺 陛下;必欲 讨究其说,则皆 凿záo凿可证之言。
孔子云:“我欲仁,斯仁 至矣。”“一日克已复礼,而天下归仁。”
孟轲云:“人皆 可以为 尧、舜”,岂欺 我哉?
陛下 反而 思之,又 试以 询之 大臣,询之 群臣。
果臣 言 出于 虚缪,则 甘受 欺妄之戮。
臣 不知讳忌,伏见 陛下 善心之萌,不觉 踊跃喜幸,辄 进其 将顺 扩充之说。
惟 陛下垂 察,则 宗社幸甚!万世幸甚!
臣不胜 祝望恳切殒yǔn越之至!专差 舍人 某 具疏 奏上 以闻。
【译文6:】
至于那些靠诅咒变幻、令人目眩的怪异、捏造的妖魔等来欺骗、迷惑愚顽冥化之人的东西,也是佛家所深深排斥,根本诋除的东西,称之为外道邪魔,正好与佛道相反。不应喜好佛却还好佛所诋除的东西,求佛却求它根本排斥的。
陛下若是因为尧舜已经没世,必需要求之于彼处,那么释迦也亡故很久了;
假如说那里学佛的人能够传习释迦的道,则我们中国这么大,难道会没人能传尧舜之道的人吗?陛下没有访求罢了。陛下 试着在大臣中访求,如果有能阐明尧舜之道的,日日与他推求讲句研究,必定有能阐明神圣之道,从而将陛下引导到尧舜的领域中的人。
所以臣以为陛下 果有好佛的心思,请别好其名而务必得其实。
别好枝末而务求其本质,务必得其实并求其本质。
请别求于佛而求于圣人,别求于夷狄而求于中国。
这绝不是为游说而妄作的话来蒙骗陛下。
陛下果能用好佛的心思而来好圣人,用求释迦的诚意来求尧舜之道,
就不用到数万里远的西方极乐天地,就在眼前。
这样则不必花费数万钱财,困死数万百姓,历经数年之久,
而一颗尘土也不用动,弹指之间,可以立刻登堂圣地,神通妙用随时而行、随时而成。
这也不是臣荒谬地说大话来欺骗陛下,这都是可以追究根源说法的,这都是确凿有证的话。
孔子说:若真想得仁,仁就到了”“一天克制自已回复礼,天下就回归到仁了、”
孟轲说:“人都可以成为尧舜”不是骗我。“
陛下反思一下,再试着把它问于大臣,问于群臣。
如果臣的话出于虚谬,则甘愿受欺君妄语的戮刑。
臣不知忌讳,只见陛下善心初发,不觉高兴欢欣而庆幸,于是就进将要顺之扩充的话。
惟愿陛下垂询究察,则宗社大幸运!天下大幸运!万世大幸运!
臣不禁祝愿并恳切地希望到了极点!专差舍人,某写下此疏奏于圣上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