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理财,我应该还得算是一个门外汉了。因为我并不能把我所学的理财知识融会贯通,并且很好的用于实践当中去,所以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建立自己的理财学习笔记,让自己对知识更加的融汇贯通,形成知识网而不是知识点的堆积。
我开始有理财的雏形想法应该是在很小的时候,外婆每个暑假都会给我几十上百块的零钱,作为我下半学期的小零食费,那个时候能够有上百块应该算是一个富有的小朋友啦!我拿到这个钱以后并不会把它全部花光,而是做了一个不太成型的使用规划指南:一部分钱放起来给爸妈买礼物,一部分钱存在自己的小猪里面,然后一部分钱是平时可用的零花钱。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还处于懵懂的自己的行为,竟然会觉得很有理财观念,知道把钱分为几个部分,也知道要存起来一些钱,虽然分类不一定严谨,但能有这个想法好像是一个不错的开端呢。
再到后来的一次质的变化就是大学的时候了,大二那一年偶然间在图书馆找到了关于基金股票一类的书籍,打开了另一种如何管理金钱的大门。那个时候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吧,去读了很多关于基金定投的书籍,并且开始付诸行动,那个时候每个月生活费是1200-1800不等,然后就开始每个月在支付宝上定投基金(当时定投的什么基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一个月定投一两百块。自己的想法也很简单,基金定投分散风险,所以风险上线我能承受;其次是就当自己每个月存一点钱,以备不时之需。
这个行为很大程度上促使我在大学后来的时间里没有过金钱窘迫的时候,即使是月末生病发烧去医院几百上千的花也没有太大的压力,也不用让家里面担心。但是这个定投的行为在我大四实习那一年中断了,那个时候要租房,成都的房子大多都是押一付三的租吧,一次性得交6000多还是多少,为了交房租我就把定投的钱给取出来了,一共应该是接近两万块左右(本金加收益)。当时就还挺自豪的!
在那以后我就停止了基金定投,甚至是停止了所有的投资,包括投资自己。直到毕业典礼以后得某一天,发现了一个课程,才又开始了投资之路。我很感谢这个课程让我重新开始规划自己的金钱,扶正自己的金钱观。
直到现在我还是会去不断的学习,希望自己会越来越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