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推动挂职干部真挂实干

为确保挂职干部挂出实效、练出本领,近年来,吴忠市聚焦挂职干部培养管理,建立清单式管理机制,通过任前谈、任中观、任后考,推动明责定标、一线观察、精准画像,实现挂职锻炼提能、提升、促发展。

围绕政治谈话明方向、专业谈话定目标、廉政谈话划红线,建立挂职前谈话制度和“学习、任务、保障”三个清单,组织部长谈政治纪律和岗位职责、派出单位党委(党组)书记谈实践要求,明确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参与重大决策、推动政策落实等政治任务,明确实践锻炼、提升能力等重要目标,明确岗位风险防范、廉洁自律等纪律要求,按照挂职干部个性和挂职单位实际情况,精准制定个性化的《工作提示》,作为行前必备发到每名干部手中,督促派出和接收单位为每名干部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条件,并购买规定额度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确保挂职干部明白挂职、安心挂职、安全挂职。

    市县组织部门对挂职干部不是简单的一派了之,而是时刻关注其挂职表现,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结合重点任务推进、日常工作督查检查,不定期开展走访调研,访履职实绩、访能力短板、访群众口碑,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据此建立挂职期间“履责、问题、整改”三个清单,并结合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动态了解挂职干部重大任务冲锋表现、复杂矛盾处置能力、为民服务宗旨意识,对只挂名不履职、能力作风不适宜的及时调换。常态化走访不同领域挂职干部表现,例如,对在乡镇挂职干部走访中,注重其在推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的表现,对经济部门挂职干部则突出“招商实效、产业发展、经济增长质量”等情况。

    及时开展期满考核,派出和接收单位各负其责,采取个别谈话、实地走访、“一对一”面谈等方式,重点了解干部挂职期间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等情况,实事求是撰写考核材料、作出鉴定意见,形成干部考核鉴定意见,存入干部人事档案。考核中既听自我评价,也听群众口碑,既看“干了什么”,也看“干成了什么”,既肯定成绩,也指出缺点不足,多角度评价履职成效、成长质效、发展实效,对干部进行精准画像,建立“实绩、履职、激励”三个清单,适时向派出单位反馈履职情况。同时把考核评价结果与干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参加培训、岗位调整相挂钩,进一步鲜明干部选拔任用的实绩实干导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