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一个未来想再次创业又面临当下欠债问题和婚姻大事的纠结男
咨询师案主:Helen
同侪:生涯咨询师成长营6人
个人收获:
1. 决策类咨询目标可以设定为:通过咨询,找到卡点,在咨询后帮助来访者更好地做决定(不是咨询师直接给建议)。咨询目标设置谨记PIGS原则。咨询目标是服务于来访者需求的,而不是咨询师自己认为的需求。
2. 这个案例是决策类+定位问题,决策类咨询方法论的思维导图多看几遍,不熟悉时打印出来对照着步骤做咨询(刻意练习)
3. 当觉察到来访者对某个选项有倾向时,咨询师不给来访者倾向性语言引导,而是做一面镜子,罗列各种选项的利弊后,对来访者说出咨询师看到的:“你在A选项上已经采取了XX行动,在B选项上思考居多,你怎么看?”让来访者有所觉察和思考。
4. 咨询结尾做闭环,比如问来访者我们今天的咨询目标达到了吗?清晰程度打几分?差的那几分是差在什么上(信息层,技术层、信念层,缺哪补哪),这样有利于衡量咨询目标的达成程度。
5. 面对想要创业的来访者,分阶段看:年轻时想创业和人到中年想创业,咨询思路不一样。创业者大多知道创业成功率低,无论是成功的创业者还是失败的创业者,都对创业成功率低的数据本身嗤之以鼻,好奇这是统计偏差还是心态问题?
6. 开头探讨来访者找我们做咨询时的契机,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更立体的来访者。比如这个来访者,当前的人生议题是快要见家长谈婚论嫁但却拿不出亮眼的过往业绩,需要被认可,无论是能力还是经济实力各方面,如果将他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议题结合考虑,我们可以更快看到来访者当下更迫切的需求可能是生存问题——尽快赚钱还清卡债,如果澄清了就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咨询就可以围绕协助来访者梳理如何在多长时间内还清多少卡债(聚焦短期目标,而非未来再次创业这个长期目标),都有哪些资源、职业选项等。
7. 不着急推进咨询进程,花时间梳理来访者此前的创业经历、工作经历也很重要,觉察来访者是否存在一定的模式,从中找到卡点和信念问题,透过过去去谈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