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关慈禧太后因自己喜好改变殿试进士名次的传说中, 流传最广的是改刘春霖为状元的传闻。 光绪三十年(1904 年) , 清朝举行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殿试, 读卷官初步确定的状元是朱汝珍, 榜眼是刘春霖。 当拟定的前十名考卷被呈送给慈禧太后, 这位老太太立即阴沉着脸, 这让读卷官们心惊肉跳, 他们各自心里都在嘀咕, 难道名单有什么不妥当吗? 原来, 拟定的状元朱汝珍的名字中有个“珍” 字, 她立即就联想到前不久刚刚被自己害死的珍妃。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在逃跑前, 下令将光绪皇帝最宠幸的珍妃推入井中淹死了。 朱汝珍的名字让她立即想到了惨死的珍妃, 感到心头一阵冰凉。 当她继续往下看, 看到朱汝珍是来自广东的考生。 广东人也让她十分伤心, 远的不说, 太平天国是广东人洪秀全等人带头“造反” , 让清廷元气大伤, 自己也没有为太平天国的事情少操心;前几年的戊戌维新运动, 又是广东人康有为、 梁启超蛊惑光绪皇帝, 最后自己不得不再次“亲政” , 杀了谭嗣同等维新派, 让自己背上了顽固派的骂名。 眼下领导闹革命的孙中山也是广东人。 她心里想: “这么多的烦心事都是广东人给我带来的, 这些广东人真让我高兴不起来, 我再也不能让广东人中状元了” 。
于是, 她继续看这份录取名单, 发现第二名的刘春霖的名字很吉利。 当时正遭遇大旱, 很渴望有一场大雨来缓解旱情, 而“刘春霖” 正好寓意“春风化雨,普降甘霖” 。 选他为状元, 也能表达慈禧太后关心百姓疾苦; 唐慈禧太后动心的另一个原因是刘春霖的籍贯, 他的籍贯是直隶肃宁人, “肃宁” 寓意可以让清末混乱的局面能迅速得到解决, 实现社会的安宁、 稳定的大好景象。 于是, 慈禧太后毫不犹豫地用朱笔将刘春霖定为状元, 他也成为“第一人中最后人” , 即最后一位状元。 朱汝珍则被改为榜眼。
这些传说或者故事都是以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为主角展开, 有些甚至记载在史书上, 那么这些故事或者传闻是否符合历史真相呢? 皇帝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排定甚至取消名次吗?
在初步拟定名次时, 首席读卷大臣会参考其他大臣提出的意见, 最终确定向皇帝进呈的试卷。 康熙二十四年(1685) 规定, 读卷大臣只需要进呈名列前十的试卷, 由皇帝钦定最后的名次, 此后成为定制。 皇帝可能会改变读卷大臣预先拟定的名次。 由于殿试卷需要弥封, 皇帝看不到考生的个人信息, 只能依据殿试对策来确定名次。
但是, 乾隆二十五年(1760) , 礼部规定, 殿试钦定名次前先拆开弥封。 次年, 辛巳恩科殿试即采用这一做法。 乾隆皇帝在评阅读卷大臣进呈的十份试卷时,发现来自江苏的赵翼名列第一, 来自浙江的胡高望为第二名, 来自陕西的王杰为第三名。 乾隆帝问读卷大臣: “本朝陕西是否出过状元呢? ” 读卷大臣回答没有。于是, 他将赵翼与王杰的名次互换, 将王杰定为状元, 赵翼为探花。 在传胪大典时, 三鼎甲出列, 行跪谢大礼的时候,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隐隐约约地看见赵翼身上带了一串珠子, 与其他两个人都不同, 便问军机大臣傅恒, 傅恒说: “这是赵翼用遗珠来表示不满, 他对自己只得了个第三名探花有怨言。 ” 乾隆帝向大臣们解释了不取赵翼为状元的原因: “赵翼文章确实不错, 但江苏、 浙江的状元已经很多了, 状元不算是稀罕之物。 陕西就不同了, 本朝陕西还没有状元, 我现在给陕西一个状元, 也不算过分。 ” 这让人们觉得赵翼真是有才, 连皇帝都要向他解释没有取他为状元的原因, 他因此声名大振。 二十八年, 清廷又决定殿试卷仍然弥封, 不再拆开。 因此, 乾隆二十六年殿试确定状元归属是一次特例。
这也就是说, 上面说的刘春霖的状元是慈禧太后钦点的, 是显然不符合历史真实的。 虽然以上记载都是以真实的人物为主角展开的, 但都只是传言或故事,不是历史的真实。 由于殿试定名次重书法, 刘春霖所写的“馆阁体” 小楷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当时社会上有“大楷学颜真卿, 小楷学刘春霖” 的说法。 在考中状元之前, 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龢见了他的书法, 都是赞叹不已, 并预言他能考中状元。 可见, 刘春霖本身具备了高中状元的实力, 姓名不是他能中状元的主要因素。 其他清末状元如翁同和、 张謇、 洪钧、 陆润庠等人也在政事和文化方面作出过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