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学习方法、策略问题
(1)学习方法问题:学生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如死记硬背、机械记忆、不能举一反三、局限于形象思维等表现形式。
(2)学习习惯问题:学生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表现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不合理、拖沓、边学边玩、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3)学习策略问题:学生学习策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时间管理、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和难易程度的先后次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等安排不合理。
(4)思维方式问题:
① 形象思维方式问题:一般来说出现形象思维方式问题的现象比较少见,其表现为形象性、直观性,属于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比较好解决。
② 抽象思维方式问题:这是在形象思维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炼而成的,将形象的、具体的事物进行提炼、改造之后形成的概念性、意象性、符号性的事物。
③ 逻辑思维方式问题:反应在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比较、对照、分析、推理、判断、归纳、演绎等具体的逻辑思维方法的缺乏或者掌握不够熟练。
④ 发散思维方式问题:发散思维方式问题主要表现为,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思路比较单一,缺乏多角度、多向度、多层面的、天马行空式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对事物的联系性了解、理解不够宽泛。
⑤ 归一思维方式问题:对于归一思维方式,一般人接触不到,可以不考虑。在这里,建议老师将归一思维所形成的成果给予学生介绍、了解,在学生的心灵上种上归一思维的种子,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触这种思维方式创造条件。归一思维是以意象性思维形式为主融合各种思维方式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大道至简”。其主要代表成果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易经》、《老子》以及中医。
4. 技能性问题
(1)基础技能问题:基础技能问题也就是一些通用性能力问题。如倾听能力、阅读能力、观察能力、书写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运动能力等。
(2)技能运用问题:一方面是基本技能会了,但是具体运用的时候只会在固定的事情上用,换件事情就不会使用了。另一方面表现在基本技能的熟练性上,熟练度、速度、质量有待提高。
(3)技能的拓展、延伸问题:基本技能在一种固定情形下会运用,但是在其他情形下就不会了,或者是难度、速度、向度、事件、环境不同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等等。
(4)技能综合运用问题:几种能力的组合运用问题。例如,边听边写、边听边想、边说边看、边思考边表达、边听边记忆、边阅读边做笔录、做实验时的手脑并用和边观察边记录边调整等等。
5. 知识性问题
(1)基础知识问题:对于基础知识的概念、定义、规则、规律、法则、原理等不理解。
(2)知识拓展性问题:对于基础知识的概念、定义、规则、规律、法则、原理等理解了,但是具体运用中不会使用,或者换种情境、环境不会运用等问题。
(3)知识、技能的迁移问题:学生对所学知识容易受学科的局限,不能理解知识、技能其实大多数是不分学科的,同一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其实质是不变的,只是在不同的学科它的表现形式略微不同而已。例如,阅读能力,在语文学科是作为对学生的朗读技能和理解方法、技能本身进行教学。而在数学、科学等学科中,却是作为理解任务要求、概念、原理法则的阅读技能的运用来进行教学;数位对齐的知识点,在元角分中学习、掌握以元角分进行计算的方法,随后在整数竖式计算中要求“个十百千万”数位对齐,在小数计算中变化为以小数点对齐。以此类推,都是知识、技能的迁移问题。
(4)知识衔接问题:知识的衔接问题是指知识的联系性、连续性、系统性而言。都说数学的学习就好比锁链——一环扣一环。在其他学科中同样也是一样,例如语文的写作方面单以书写而言,一篇文章是由多个段落组成,一个段落又是由许多句子组成,各种类型的句子都是由简单句演化而成,而简单句又由字、词构成,每一个字又是由基本笔画组成,即便在基本笔画的学习也要讲究先横、竖,后横折、横撇、竖折、竖钩等。更不要说一篇文章的写作还要涉及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情感体验等等因素。可见,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件事,其知识、技能都要遵循从易到难、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规律,不同的学科、知识、技能之间也有其联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