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读本》——刘宝春(北京金诺迪迈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总经理)
毛主席在1949年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三句话的第二句“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三十年就是从21年党的一大召开到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的这段历程。
这三十年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革命家,精神读本中涉及到的有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朱德、陈毅等。在今天宝贵的15分钟我想与学长们分享两位伟大人物:毛泽东与周恩来。
毛泽东出生于1893年湖南湘潭,周恩来出生1898年江苏淮安,两人都受过高等教育,毛泽东1918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周恩来1917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学校。两人都是从十几岁就接触到新思想、革命思想。周恩来13岁就喊出了一个时代金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与毛泽东于1926年在广州第一次结识。直到1935年,周恩来在党内的地位都高于毛泽东。他们合作过,也有过不同意见,但在残酷的战争中,周恩来逐渐认识到,毛泽东总是比他人看得远,想得更深。让我们通过读本中毛泽东的三篇文章来领悟一下他的深与远!
第一篇是《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这篇文章是1930年1月给林彪的一封回信。背景是1927年蒋、汪背叛革命,毛泽东提出枪杆子出政权的思想,9月发动秋收起义。1928年与朱德、陈毅部队合编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1929年同朱德、陈毅建立了赣南、闽西根据地,这个时候以林彪为代表的一些党内同志对于时局的估量和如何行动上缺少正确的认识。毛泽东在文章中首先确认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紧随其后把中国的现状分析清楚以及如何做才能促进革命高潮。1927年革命失败使很多同志发生悲观念头,毛泽东借用一句老话“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让大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革命,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现象只是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在这篇长文中,毛泽东明确分析了国内各阶级的矛盾、国际帝国主义相互之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帝国主义本国内各阶级之间的矛盾,得出结论“星星之火距燎原时期已经不远了!”
第二篇文章是毛泽东的一首词《念奴娇.昆仑》,背景是在1935年9月,毛泽东率领红军进行25000里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前的一个月,张国焘率领左路军南下,在无法说服他的情况下,毛泽东只得率领红军继续北上,在翻越岷山的时候,第一次看到雪峰如海的昆仑山。两天后,毛泽东在甘南小镇的报纸上读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陕北有刘志丹的红军和面积不小的苏区。他当即决定:到陕北创建根据地,实现北上抗日的目标。确定了长征的落脚点让毛泽东豁然开朗、如释重负。带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毛泽东在10月写下了这首词,我为大家朗诵一下: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留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这首词表达了毛泽东改造旧世界、埋葬帝国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理想!
第三篇文章《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非常重要的文章,被编写在新中国全国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中。文章背景是1944年9月8日在延安军民大生产运动中一名在烧炭中牺牲的红军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发表的即兴讲演,开篇“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了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了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与只有五六百字的通篇中,毛泽东道出了共产党及共产党人的使命与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也是直到今天我们党与政府一直践行的使命!
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的新年致辞中讲到:从年头到年尾,农田、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军营、科研院所……大家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以前贫困的人们,现在也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在习主席简洁精辟的新年讲话中,人民贯穿始终。
以上与大家分享的是毛泽东在1930年、1935年、1944年不同革命时期发表的三篇文章。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在于哪里呢?(见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