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香稠》——“我的乡愁”系列之十九

19

灶头和它的“跟班”们



农村土灶头最惹眼的部位当属那一口口“灶眼”了。

当时的老家农村,多数家庭的灶头一般也就砌成两个“大眼”配上一个“小眼”,极少有人家砌上三个“大眼”的。有三个“大眼”的人家,要么是人口众多,要么是家境殷实。我家的灶头就是两“眼”大、一“眼”小的那种,和绝大部分人家一样。

——“眼”:此处指摆放铁锅的灶面洞口。

——“殷实”叫“小滚壮”发音“小滚奘”。

两“眼”大的,在灶头台面并排着,占据着灶头的绝大部分地盘,主要用来烧饭、烧菜、烧大锅开水。

一“眼”小的,处在台面前方的中间,底下分别和两个“大眼”的底部相通。平时永远放满了水,借着“大眼”烧火时的热量传递,把锅里的水煨暖、煨烫。“小眼”里的温水、热水,基本没有达到过沸点,属于温水,主要用来为“大眼”里的饭菜续水或饭后洗碗筷、抹布的,很少直接饮用。实在要喝,当然也没问题,就是味道有点怪。

——“温水”发音“温思”,叫“温腾水”发音“温腾思”:烧到半开未开的水、烧开后凉一段时间温度降到不冷不热的水。

——“抹布”叫“揩布”发音“卡布”。

——“问题”发音“问底”。

——此处的“怪”还可以叫“怪样”发音“呱样”。

两个“大眼”之间的里侧台面,暗藏烟囱的灶头背景墙底下,开了一个拱形的凹口,犹如一扇顶部半圆、底下长方形的小拱门。凹口的位置往下开了个洞,和灶膛相通。洞口埋着一个高约三十公分的生铁罐子,露出灶面十公分左右,用一个有木把手、开口大于罐口的汤勺覆盖着。

——“生铁罐子”叫“汤罐”:砌在灶头里、三分之一左右冒出灶面、常年存放水的罐子。

——“……左右”叫“……舞档”。

——“汤勺”,此处专指灶头上用来舀水的短柄大勺子,非吃饭喝汤时用的长柄小汤勺。一般为铝制品,少数条件好的家庭用铜制品,但把手都是一段木棍。

汤罐里通常也会放满水,同样靠烧饭菜时的灶膛热量来增温。里面的水也是温水,也不是用来直接饮用的。

生活条件特别好的人家,屋里地方也大,砌的灶头也气派,三“眼”就都是大的,真正的“三眼灶”,边上用来煨暖水的“小眼”照样有。这样的家庭,在我们老家农村就有“乱乱叫,三眼灶”的戏称。意思是指这户人家财力富足、实力雄厚。当然,如此家庭,在当时的乡下也只是凤毛麟角。

——“乱乱叫,三眼灶”发音“瑞瑞叫,赛念灶”:财大气粗、派头十足、豪气冲天。

除这些个“眼”之外,有些部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同贴身“跟班”一般。

首当其冲的是各式大小不一的锅盖,与各自服侍的“灶眼”一一对应。大了,又漏气又费柴火。小了呢,不经用,柴火没少烧,大铁锅却大材小用了。

——“铁锅”叫“铁锅子”发音“铁窝子”:生铁制成的锅。那时的新场农村,“铁锅”主要指的就是土灶头上安放的大锅、小锅。名称上说是“铁”的,应该都是生铁制品。这种锅被灶膛里柴火烧久了,底部就会产生厚厚的灰垢,会影响热度的传播,烧饭菜开水的时间就会拉长,自然也要多消耗柴火。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家里大人总要把锅子从灶面揭起,拿到室外的角落或风口里,用盛饭菜的长柄铲子一下一下的铲除这些灰黑色的焦碳、灰沫,发出的“咯咯”声响有点瘆人哦。

锅盖大都是木块拼接而成的。也有拿破旧的铁锅倒扣着充当盖子的,我家就有过。妥妥的废旧物资再利用,观念超前哇,呵呵。

——这铁锅,在过去的农家也算是一个宝贝,除了“吃饭”用,太旧了甚至破了的,也舍不得扔掉,留着能派大用场,如中间穿根铅丝倒过来,当锅盖、井盖、水缸盖使用;又如给猪、狗当食盆;再不济,就在里面放些土,种上小葱根、大蒜头啥的,平时菜里的葱花、大蒜叶算是有着落了。在那会儿,如此的“废物”再利用在农村不要太多哦。就这么说吧,几乎所有农家的大人生活“词典”里,根本就不存在“废物”、“扔掉”这些概念的。

这些都算是硬件,没有还算什么灶头不是。除此之外,下面几样也是少不了的。

菜刀,也就一把。切、削、剁、砍、敲,时时拿它露一手。铲子,我们叫它“铲刀”,也是一把。上油、炒菜、盛饭、煎饼、搅汤,样样用它来腾挪。

——“搅”发音“搞”。

还有一样必备的小玩意,就是用来给黄瓜茄子丝瓜之类削皮的“刨”,这东东可是非买品哦。那时也没哪个农家去镇上买这种工具的,商店里有没有这类东西卖也不得而知。

那果蔬怎么去皮呢?这可难不倒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自己动手做呀。把小河里捞到的蛏子剖开,肉取下烧了吃掉,壳留下,把中间凸起的部位在磨刀石上一阵划拉直至穿孔,椭圆形小孔磨到长约三公分、宽约一公分即可。这样一把半手工、不花钱的“蛏刨”,特别的锋利、耐用哦。况且,一只蛏子就能做两个呢。

——“蛏子”叫“蛏”发音“岑”,外壳做成的除皮器就叫“刨”,或直接叫作“蛏壳”发音“岑靠”。你家有过哇,好用得很呢。

还有用来取水的勺子,我们叫它“汤勺”,一般就放在灶头台面上或覆盖在汤罐上。一把挂在灶头正面画有灶画的墙上的竹条制成的十字框型的蒸架,我们叫它“蛋架”,一把头部圆圈式、由铁丝网框成的长柄捞勺,专门用来从铁锅汤水里捞干货的,我们称它为“抓篱”,也是与灶头配套的不可或缺的“跟班”配件哦。

——汤勺、锅子等“覆盖”、存放在瓶罐、炉子之上,叫“扽”。

——“抓篱”发音“匝篱”。

而长柄的舀汤水的汤勺就不一定有了。像我家,不管大人还是小孩,直接拿碗来个“海底捞月”,不是更直接、省事么,嘻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99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212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535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197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1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83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09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91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2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10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63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0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8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1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4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6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