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出现,再完美
写作文于我而言,就像让数学不好的人背各种公式做不同应用题,相信的力量让我重新给自己种下一个新的信念系统——我写作文很好的✌
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在思考,怎样才能将自己的孩子教育好,而事实上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成为榜样。因为当你能够成为榜样的时候,你已经掌握教育的最佳心法。你的孩子只可能成为三个样子,你相信的样子,你现在的样子,你害怕她成为的样子。
当你成为榜样的时候,孩子会自然而然非常好,在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孩子从门缝里看到自己的妈妈在给妈妈的妈妈端洗脚水洗脚,当妈妈忙碌完回到卧室的时候,发现孩子端着一盆水要来给她洗脚,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一个孩子往往行事为人都会很像你,每一个人在出生后都会具备动物的本能,动物的本能就是在它出生以后,很快记录下生存法则,它会最快速记录所有的信念信条和它所看到的一切,而在这个时候作为父母都做了什么呢?在大学里面有一句话叫上行下效,就是说上面的父母所有的言行举止,下面的孩子皆会模仿,而在这个时候就是父母要深深的发挥榜样的力量。
曾经有一位我们非常尊重的心灵导师,她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从来不要求我的孩子做我做不到的事情”,在他的教育世界里面,会要求孩子去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最难的事情是父母要认知自己,父母能够明白原来孩子做不到的事情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
每一个爸爸妈妈在有了孩子以后,都是对孩子有着深深的盼望,中国有句古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望的过程中都会有一种期盼和期许,希望孩子能成为我们想象中的那个人,但是在这里要有一个觉知,就是不能把你的期待期望或未完成的事项,来交托到孩子身上,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如有一位妈妈,自己想要学钢琴,但小时候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妈妈把所有的期待期望都放在女儿身上,直到有一天女儿对她说:“妈妈,等我考上十级,我就再也不弹琴了”,最终这个女孩真的考上十级,而从此她也真的再也没有弹过钢琴。你会发现当我们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压制在孩子身上,最终收获的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而我们最佳状态就是你先成为,如果你想让孩子早睡早起,那你先成为那个早睡早起的人;如果你希望孩子专注力很好,你先成为那个专注力很好的人......当你专注的在自我当中,孩子就会自然而然的模仿到你,会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你的状态中。最好的父母一定是榜样而不是要求孩子,你只要做到了,孩子就会自然而然的做到,真正的教育是在你能够做到之下的教育。
我们常常说我们要改变别人、要改变这个世界,其实改变任何人都很难,而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非常容易被你改变,那就是你自己,先改变自己,这是最容易的事情,当你变了你的孩子就变了,你的世界也就变了。
在今年暑假有一部非常火的电影——银河补习班,邓超饰演马皓文作为父亲告诉我们,最好的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在电影中他告诉儿子:考取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箭靶子,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还有什么意义。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知道人为什么活着,学习应该是一个人一生的习惯!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学者到日本留学学习日语,发现在课堂中还有一位年迈的老人,他以为老人只是来解闷、消磨一下时间,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老人无论刮风下雨都准时上课,从不缺课,上课态度特别认真,每一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还有很多年轻的同学经常借老人的笔记学习,这位学者想这位老人一定是位优秀的母亲,一定有一群优秀的儿女,事实上果然如此,几年之后赫然发现,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部长,美国总统小布什任命的劳工部长赵晓兰,就是这位老人养育的优秀孩子中的一个。
正如大学里所说,上行下效使之为善,教就是上行下效,你的所言所行就是在教孩子,育指的是使人为善,用我们浓浓的爱心来哺育孩子美好的心灵,使孩子与人为善、胸怀坦荡。
作为家长不要动不动就训斥孩子,说你能不能好好听话,快点别磨蹭了等等,这些我们用来发泄不满的话语,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让孩子失去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正能量,需要的是我们的生命状态不断的指引,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让我们自己更有力量的过程,也是一趟修行的旅程。
例如钟摆共振,随意拨动会发声的钟摆,从开始的杂乱无序,到慢慢变化、趋同……在临界点突然变得整齐划一,宇宙万物皆为能量,能量因同频而共振!我现在的样子,我此刻的生命状态既是榜样,我的生命状态会让遇见我的人跟我同频然后共振!
你听到的不能对你的生命有转变,你能做到的才是我们改变生命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