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空问想象的能力。
首先根据课本中的教材内容,我出示了几个平面图形进行复习引入。然后出示课本中的情境,以学生通过视频感受从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一个不固定的长方形通过拉一拉变成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这个过程中,长方形的每一条边和每一个角的变化情况。
这个时候不急于让学生说出答案,而是通过小组小伙伴相互说一说,让她们在交流中进行碰撞,如果遇到不同的观点还可以进行评价,以及对图形进行分析。
接下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验证,教师提出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汇报验证过程、验证结果,其余学生补充,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多角度的全方位的让更多的学生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这样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说出“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水到渠成在猜一猜的活动中,学生要从这个图形是否有四条边、四个角,特别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特征。在猜测、质疑、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了很好的认识,为下面在点子图上面平行四边形打下了基础。
这节课,我始终做到了把课堂交给学生。所以每一节课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培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让他们观察、发现、证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本节课体现很充分,首尾呼应,相得益彰,彰显了数学课的魅力。
通过练习反馈可以看出:还是有个别学生对这个空间抽象能力掌握的不够深入。特别是判断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时候。然后就通过已知的两条边,画出另外两条边组成平行四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