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时与导入。
常见误区
①新课导入时间长。人的兴奋度是有时间限制的。导入时间必须控制在3分钟以内。微型课的导入1分钟必须结束。
②课时不清。指第二课时的课时不清。进入新课的导语越早越快越好。亮点来自课堂上扎扎实实的听说读写。亮点来自平时的教学经验的积累。
建议及对策:
一种教学行为的背后肯定是一种教学理念在支撑它。
①单元页的语文要素要使用,在设计课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一课一得,每一篇课文在学方法,围绕单元页的语文要素学一个策略,学一种方法,一单元3篇课文学完后,方法学到了,落实了语文要素。在略读课文学习中,让学生运用习得的方法。习作单元的一课一方法更明显。习作例文不讲。
从一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统编教材的特点是越到高年级越关注学生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的设置
有的教师只是把教学目标写在了教案上而已。评课更要一针见血。
教学目标的设置常见误区:①目标来自“东拼西凑”,有的是重复的,完全忽视了学生的需求。为什么不看教师用书呢?②目标来自“我以为”。一年级可以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二年级开始有识字方法的提升,开始词串识字,归类识字。在这里,张老师举例,岸,湖岸,河岸,海岸,两岸,对岸,雨字头的归类识字过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词串识字,归类识字。③目标成了“孤家寡人”。跟教学环节脱勾。
建议及对策
①语文要素是方向指引。②课后题是重要参考,在教案中占C位。③语文园地内容前置,不要等到学语文园地时再进行。④交流平台的资源,上课备课都可以用。⑤学生需求,目标之本。
要紧扣语文要素,要转化语文要素,要细化语文要素,要趣化语文要素。语文要素是贯穿课堂始终的方向指引,语文要素要学会转化。感受童话的奇妙,也就是感受童话的想象。《宝葫芦的秘密》是常人体童话,如果此时宝葫芦登场了,会怎么样,让学生展开想象。
学习文学类文章不要轻易给人物贴标签,不要模式化,如《穷人》这篇文章读完后让你感觉故事的发展出人意料的又是情理之中的情节有哪些?作者就是在这样的推进中凸显人物形象的。
初中阅读鉴赏是讲究踩点答题的,答案是多元的。
统编四个策略单元,到六年级时,要求自主学生运用之前学的所有的策略。所有的阅读方法助力理解学习文章。
无论是课文学习,还是口语交际,还是习作小练笔都要 注意情境的营造。因为人是有代入感的。
情境的营造 在于塑造读者意识。写给谁,怎么写。外国作文都是有读者意识,举例如“暑假趣事。写广告词”,外国作文是要求给摔断了腿的约翰写一封信,整个暑假没有出去过,需要你写一篇文章,带他出去跟你一样,乐呵乐呵。
三、教学内容的择取与安排。
内容太满,不懂取舍。
批注结束要有评价,批注要发自内心,批注要真切。
课后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活讲讲这个故事,不要误解讲故事,讲之前要有一个要求评价表,把讲故事训练目标分解在教学环节之中。同桌互相点评,小组推荐展示,点评别人就是矫正自己。
教学b,让学生挨个打开广播铵扭
教学q,让学生认识小q的哥哥g,g的尾巴被弟弟拽直了,就是q。
只读一遍就是复习了吗?
(不要穿靴戴帽),要关注到这节课完成的任务是否完成。
老师说的每个字都听见了,但是老师说的话一个字也不理解,集体蒙️圈。
四、提问与评价
提问有一个原则:跳一跳摘桃子。要有思维含量,不要过于琐碎。老师千万不要追问。不要逮着一只羊hao羊毛。
建议提问这样做:
提问需要大家集体思考,不要突击个人变惊悚。
评价单一,全班都是天下第一棒。
微型课眼中无学生,心中有学生,要有师生互动,要评价,判断性评价,点评性评价。不要重复,重要的是重复后的评价,形成自己的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