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晓窗书会晨记

2025年4月15日邓锦芸晨间杂记:

夜读《放鹤亭记》

一觉醒来,快凌晨三点,逼着自己继续睡觉,没想到,静静地躺在床上,脑子却越来越清醒了。于是,我索性起床读书。今天的进度是《放鹤亭记》。

因为脑子清醒,书页上的每一个字都如精灵一般对着我诉说,让我欲罢不能。文章,被我如风卷残云般读完,过瘾。我的普通话的不标准,有很多字总是按照自己惯性读,这是软肋。那就听听名家的录音。我到比站上搜索,弹出了很多诵读视频。我挑了一个喜欢的声音,一边竖起耳朵听,一遍全神贯注看着书上的字,果然发现了几处自己经常读错的字。有了名家朗读的引领,我对文章的理解又多了一层。

此时,我又想看看其他老师如何讲解这篇文章的,因为起得早,不用担心时间的问题。于是,又看了几个老师的讲解,在听别人讲解的过程中,我又获得不少灵感,也发现几处疑问,我准备来一个打破沙锅问到底。豆包是我最好的帮手。

对着豆包,我用语音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豆包强大无比,一时就开启了深度思考模式,一番解说,让我瞬间有了醍醐灌顶之感。当然,疑问也就越来越多了,于是,我又继续对着豆包发问,强大的豆包来了一个无私奉献,各种小视频轻轻跳出来。我看了视频,发现都是自己讲解《放鹤亭记》极好的补充材料,赶紧收藏。

想到金圣叹评点过很多文章,看看老先生如何评点。我想到了,继续问豆包。太棒了!金老先生真的详细评点过《放鹤亭记》,因为文章的内容,我已经很熟悉了,再看金先生的评点,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先生把文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叙事,第二议论,第三歌咏。叙事从“亭”“鹤”出发。其中,对“冈岭四合,隐然大环”来了画龙点睛的点评,这是我开始没注意的文章细节,看到先生的点评,茅塞顿开,真有妙不可言之美。

文章最出彩的是议论层,东坡先生和张天骥的互答。东坡先生引用《易》中的“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和《诗》中的“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把“鹤”的意象定格在高洁、超脱、优雅的气质。然后笔锋一转,卫懿公却好鹤亡其国。得出结论高雅之物反而危机重重。继而又以俗不可耐的酒,本是荒惑败乱之物,却让竹林七贤的刘伶和阮籍全其真而名后世。真见得南面之乐,无以易隐居之乐。文章以一首《放鹤歌》和一首《招鹤歌》收束,使文气跌宕生姿。

再读清代吴楚材和吴调侯的点评:“记放鹤亭,却不实写隐士之好鹤。乃于题外寻出“酒”字,与“鹤”字作对。得心应手,读之最能发人文机。”感觉两位老先生就在我身边谆谆教诲一般。

不知不觉,就到了清晨五点,窗外鸟鸣嘤嘤,似乎在在为我欢歌。夜起读书,“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不亦快哉。

2025.4.15 杨慢慢杂记

学校的石楠花开了一段时间了,前些天看玲子写了它,我就准备让同学们也写写。

昨天上午第四节课,刚好上周五借了同学们10分钟休息时间写作文,第四节课我按约定要还给同学们。所以,我就千叮咛万嘱咐,让同学们一定要利用这个时间去仔细观察一番。

很多同学写了石楠花散发的臭味,这是石楠花最深入人心的特点,所以不足为奇。

最让我忍俊不禁的是范麟同学“远看,很美,像冬天那落满雪花的树。但近看,就像一个个不爱梳头的女孩,头发乱糟糟的。”观察得真仔细,写得真妙!周末这场六级大风,足够使原本笑颜如花的石楠花凌乱不堪。

“每次,走那条路,我都要捏着那鼻子,再带着一点鸡皮疙瘩,跑掉。”范麟,你好棒呀!

2025年4月15日欧阳倩晨记

唤醒生命的能量

昨天是周一,以前,周一的早读和第一节课是我最不喜欢上的,孩子在经历了两天的短暂休息后收不回心,很多学生上课时懒散、注意力不集中。回到办公室,也听到很多老师有同样的抱怨。然而,昨天的这节课却给了我大大的惊喜,孩子们丝毫没有以前的这些情况。昨天早上,我没有像以往一样组织学生早读,而是听默重点知识点,落实到写,学生当然全神贯注。早读结束是语文课,课堂上学生们的朗读环节也比我想象中的好,有了加分的推动,学生们想懒散的心被驱赶得无影无踪。

最让我惊喜的是孩子们的日记。家常课提倡“课上紧张,下课轻松”,实行家常课改革时,我跟孩子们说了,以后的作业非特殊情况,只有日记和朗读打卡了。所以。这个周末的语文左右只有每天必做的朗读打卡、硬笔书法作品和日记了。没有试卷、小练、大练之类的,孩子们是开心的,但其实我心里却有些不适应。周一了,该检查作业了,对于周末作业,我向来并不抱太大期望。我们这边虽然是城区学校,但是留守儿童,以及父母忙于工作不重视孩子学习的也很多,所以每次周一都有很多孩子交不上作业,或者即使交上来了也是质量很差,改得濒临吐血的边缘。

昨天的日记分享,我分享了10来个同学的日记,一来是因为昨天批改的是2天的日记,二来是孩子们的日记确实有很多值得表扬的地方。一可同学描写爸爸打羽毛球的动作描写堪称典范;雨萱同学是引用名言的高手;宇高同学寥寥几行却用景物将心情映衬得无比惬意;暄妍同学将周末的大风天气记录得既完整又生动;还有很多同学活学活用本学期学过的人物描写方法、词句段运用里的表现手法等。周日,我推荐同学们写目标日记,不少同学写下了自己的目标,激励自己。尤其是辰逸同学的目标日记,虽然因为基础薄弱有不少别字,但看着他周末为了迎接期中考试努力默写并写下向60分进军的目标,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

尹建莉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有向上向善的心”,是的,从教这么多年,小学阶段我从没见过不想变得更好的孩子,只是改变自己的能力有大小,决心有高低,意志有强弱。那老师要做的是什么?我想老师要做的是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灵魂”。曾经看过一个这样的视频,一批马陷入沼泽地,任凭主人如何驱赶,拉拽,都无法将它就上来。后来,聪明的牧人驱赶了一群马儿在沼泽边奔跑。视频的最后,陷入沼泽的马儿竟然重新燃起对生命的渴望,挣扎着从泥沼中挣脱出来,经历几番努力,最后一跃而起,成功跃出沼泽地。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则是生命,唯有唤醒内心深处的渴望,方能真正获得无尽的前行能量!

2025年4月15日 徐新云晨记:

春游真的是让孩子们激动不已的事情。我早上因为要值周,6:50到学校门口。平时不到八点不到校的学生,这会儿已经陆续有孩子进入校园,可见孩子们都激动地早早起床。

我们是乘坐大巴车去横店的秦王宫,一路上,孩子们都兴奋不已,一直在讨论着自己带的零食,一直在分享着自己带零食。

洋大哥就坐在我的前面,递给我一个小哪吒:“徐老师,这个送给你!”

然后又递给我一个小敖丙:“徐老师,这个送给你老公。”

我一下子就惊呆了,一时接不上话了。

他转动着明亮的小眼睛:“徐老师,一个送给你,一个送给你老公,祝你俩天长地久!”

这是什么故事情节啊,还是什么真心话大冒险之类的?我都不知道该接还是该拒绝。洋大哥毫不犹豫地塞到我手里。

“洋大哥,你想求我什么事情吗?”我有些小心翼翼地问他。

“没有啊,我周末去买零食的时候,看到这两个,我就想买来送给你们的。”

好吧,是我想歪了,洋大哥一身正气,孩子多纯洁啊!

接着,他又掏出一种又一种的零食,都塞到我手里:“徐老师,我带了一书包吃的东西,你的零食我包了!”

看着他如此大气的样子,我想,真不愧是徐老师的好朋友啊。和徐老师分享零食是一点儿都不手软,一点儿都不吝啬的。

我赶紧都还给了他:“不用不用,徐老师自己有买,自己有带的。”

我也赶紧拿出自己的零食和他分享,他倒是一点儿也没有客气,吃了我的山楂片,吃了我的豆干,吃了我的牛肉,还吃了我的水果。

这也太能吃了吧,我的零食一半已经没有了,都进了洋大哥的肚子。这孩子今天是怎么了呀?

“徐老师,你还有零食吗?”

“还有两包,你这样吃下去估计很快就没有了,是徐老师买的特别好吃吗?”我也有些不解。

“那好了,徐老师,现在你可以吃我的零食了。我的零食有……”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为了让我吃他的零食,竟然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

“徐老师,总是吃零食会很干,再给你一瓶雪碧。”他想得真是周到啊。

我不禁傻傻地想:这么温暖的一个小男孩,以后会便宜了哪个小姑娘呢!

2025年4月15日 郑丽玲随笔

上次看到赵艺老师分享的教育孩子爱护公共物品的案例,我觉得非常好。这不,今天我也用上了。

今天作文课,我在黑板上开始了倒计时,同学们都认真写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在班上巡视,看到子祥没写几个字,在那里晃凳子,这不是第一次了。于是,我让他抱着凳子和凳子说对不起。同学们听到我的话,觉得很新奇,纷纷回头看着子祥。子祥低着头,轻轻地说了声:“对不起”。“再真诚点,它是你的学习好伙伴,每天默默地帮助你,你和他道歉时,要加上名字,子祥的凳子,对不起,我以后要好好坐,多爱护你。”子祥按照我说的,对凳子道了歉。“以后还有同学经常让凳子摔跤的,比如紫玉同学”我看向了紫玉,“你不但要真诚道歉,还要流出真诚的眼泪才行,听到了吗?”同学们笑了起来,有些心领神会,继续写起了作文。“还有的同学经常用铅笔给学习好伙伴橡皮身上扎好多洞洞,橡皮总是伤痕累累,这也太狠了,以后有这种情况,也要记得道歉啊!”班上笑声一片。

通过今天生动的例子,让孩子懂得了如何爱护自己身边的物品,岂不美哉!

2025年4月15日曾瑞云晨间随笔81

《放鹤亭记》苏轼

吴调侯吴楚材点评:“记放鹤亭,却不实写隐士之好鹤。乃于题外寻出“酒”字,与“鹤”字作对。两两相较,真见得南面之乐,无以易隐居之乐。其得心应手处,读之最能发人文机。”

读了苏轼的文章昨天《石钟山记》苏轼从探寻石钟山来由(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自以为得其实。)实践出真知,今又读(放鹤亭记)(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世,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鹤高雅之物酒乃俗物,苏轼了不起总可以以小博大,以微知著。

虽被贬隐于山野不沉迷不自我堕落,时刻准备重振旗鼓,能干出一番伟业。

如今我们身处安宁祥和的国度,只要自己愿意付出一番努力,也是可以达到不一样的作为。

现在任何努力都可为将来做好铺垫,踏实深耕。

2025.4.15胡桂芳晨记

本想着学生对本次辩论会准备还不够充分,在上课开始分享两位同学稿子后,大家还坚持按原计划开展。既然大多数同意,就开展吧。辩论的过程中我完全是个欣赏着身份,个别处提出小建议,重申对方辩友强调什么,需要你方辩解。输赢决定不了时我来投最后一篇。一次满意的辩论赛。作业整理课就布置200字的小练笔。美文欣赏。

13号在这次辩论会中,我是正方二辩,我的主要工作便是对对方一辩的观点提出质疑,且负责自由辩论。首先,在对方一辩听完后,我便提出合作的基础是竞争。之后,反方提出竞争有害健康,让人害怕。但我们的一辩的话,让对方又哑口无言。“只有弱者才能害怕。”成功了,我们拿到了首金。

随后,小吕举了一个商业的例子,而我又用名言“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竞争转化为全民福祉。”太好了,又赢得了一分。

辩论进行到一半。小厉同学突然叛变,让我们“恨”得牙痒痒,小厉也认识自己说错了话,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随后,小张提出“你们在竭尽全力的你一言我一语的辩论不就是表现出团结一心吗?”这让整个班都乱哄哄了起来,正方一句,反方一句,互不相让。就在反方起内讧时,我扔出了一个“炸弹“,我说,你们说团结共赢,那么你们的这种现象不就证实了团结的缺点吗?顿时全场安静,又爆发出一阵激烈的掌声。又过了几个轮回结束了,我们正方取得了这场辩论会的决定性的胜利。总的来说,大家的实力都很不错,辩论输赢就看谁准备充分,谁的耳朵尖,思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声音的洪亮。看来有准备的战争,胜利会投入到你的怀抱。第一次的辩论就我留下许多难忘。为自己的表现喝彩。

44号周末两天的准备。上午第二节课开展了辩论赛,每个人都充满信心,而我是反方这队的。一开始,正方就有许多人举手。小田说,竞争是为了自己方的利益而与别人争胜。而我方的小馨同学说,人们通过合作才可以实现更大的成功。正方的二辩小陈列举了事例,一匹马如果没有另一匹马的追赶,永远都不会疾驰飞奔。而我方辩友说,这样的竞争给人压力大,会伤害人的身体。对方辩友小田又随口回答,适当的压力是一种动力,那种禁不起挫折的也是迟早要被淘汰的。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同学们为精彩的发言送去掌声。最后还是正方赢的机率多了一些,花落谁家就可想而知了。在我心中认为。每一个能站起来答辩的同学表现的都十分精彩。下次我也要争取机会,大胆地站起来。

26号辩论开始后,身为一辩的我陈述完观点,正方反方就开始激烈的辩论。我们正方和对面反方一直在互相提出问题,且一直辩护己方的观点,最后我们正方得了胜利。我方表现最佳的是小葛同学,她收集了大量资料,并且向反方提出了大量的刁钻的问题。问的反方经常沉默许久,并无言以对。这成功在哪方就可想而知了。经过这次辩论,我收获了许多,也知道了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二者缺一不可。

40号。这次辩论赛的主题是人们通过竞争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功。虽然这场比赛是正方获胜,但还是有很多有意思的瞬间。我是反方,观点是人们通过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功。,但我还挺佩服正方的,他们的口才更好,我们把问题抛过去,正方能够完美的抛回来。竞争与合作是共存的,是不可能不要另一个方面存在的。竞争与合作,两方面相互依存。但我还是偏向于我方观点合作在成功路上的作用,是占主导地位的。有时候在辩论时,我想站起来,但又没有合适的话语。我最佩服对方的小葛同学。他她的辩稿准备充分,思路清晰,口齿十分伶俐。这场辩论赛让人学到了很多。但如果时间还能再长一些的话,就更好了。

我也曾多次想举手发言,可一,插不上话,二,又心中有些不敢,所以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旁观者。34号

比赛中也有不愉快的事,老师问我们方的人认为合作更能取得成功,赞同的就举手,许多人身为我们方的人却无动于衷,自己在讲话。39号。师的评语,人不为己,哎,你是援助方,不团结,胡为乎赢家。

42号第二节课上开展辩论会。我是反方,观点是人们通过合作取得更多的成功。我方表现最好的是小张同学。虽然竞争与合作是有相互关联的。但大家却总能辩出个名堂来。整个场面热火朝天。双方都在彬彬有礼之中进行着答辩。高潮处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敌方辩友,我认为竞争会让人全身紧张,竞争会危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敌方辩友,我认为只有没有充分准备的人,才会紧张,而且有些人就是因为竞争才跃跃欲试。从而让竞争越来越从容。正方辩友这么一说,让全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我竟然还觉得对方辩友说的有道理。辩手们都很厉害,这是一场心理战,也是一场口才战。

《西北女子的酒之殇》

2025.4.15 高凤斌 晨读

每当我说起自己是西北人,对方总会脱口而出:"那你一定很能喝酒吧。"在许多人眼里,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似乎成了西北人撕不掉的标签。

可事实并非如此。我的父母、兄弟姐妹都不善饮酒,稍饮即醉。我想,这或许与我们的体质有关——家中人因常年营养不均衡,个个身形瘦削,实在扛不住酒的烈性。在家乡,像我这样能喝上几杯的,反倒成了异类。

记忆里第一次正经喝酒,是在师范毕业那年。考上高中后,当老师的朋友常来看我。每次来,总会带上一包奶粉、几瓶啤酒和一只烧鸡。我总是一边狼吞虎咽地啃着鸡腿,一边仰头灌下啤酒。半小时后,酒肉尽消。朋友送我至校门口,我故作潇洒地转身道别,却在回宿舍的路上红了眼眶。

去年重逢,老友们依旧点了那家老字号的烧鸡。可我只尝了一块就搁下了筷子。原来,那个能一口气消灭整只烧鸡、豪饮数瓶啤酒的年轻姑娘,早已留在了时光里。

初入职场时,为签合同,我曾连干三杯白酒。面不改色地静坐片刻,竟吓得满桌无人再敢劝酒。合同是签成了,可回到宿舍后,酒劲才排山倒海般袭来。

第一次去队友家,我迷上了甜甜的米酒。在长辈们的热情相劝下,我连饮数碗,谈笑风生。自那以后,每逢酒席,他们总要联合起来"对付"我这个"女中豪杰"。

八年前,我彻底戒了酒。直到去年某个特殊场合,心情使然又饮了几杯。微醺中忽然明白:那个曾经逞强的西北姑娘,终究是敌不过岁月,也敌不过酒力了。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郭鸣凤日记

昨天下午延时课程结束后,学校召集了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开会。你或许会好奇,这到底是一场讨论什么重要议题的会议呢?说起来,这事既不算特别重大,却又有着关键意义——会议主题是关于教学常规检查。

教学常规检查,本是一项简单且正常的工作。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学校存在一些工作态度懒散、消极躺平的老师。他们对待教学得过且过,丝毫不把学生放在心上。而学校对此也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这种不良风气就像传染病一样,有一便有二,有二便有三。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也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有样学样。最终导致上级部门前来检查时,出现了极为尴尬的场面:检查人员深入办公室,翻开一些老师的教材,里面一片空白;询问教案,得到的回答竟是没带,放在家里了。稍微思考一下就能知道,这样的借口是多么不合情理。但令人无奈的是,学校一直没有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真正认真教学的老师,完全是凭着自己的良心在为学生付出,尤其是那些既担任班主任又教授主要科目的老师,他们工作量极大。可与那些吊儿郎当、消极怠工的老师相比,除了更累之外,似乎在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优势。这样的状况,怎么能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呢?又怎么能让老师们在教学上潜心钻研、寻求突破呢?

你可能会纳闷,为什么这次突然要召开这样的会议呢?实在是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上周二,教研室以 “四不两直” 的方式对我校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有的体育老师教案里全期教学计划都没有,更令人震惊的是,当教研室的工作人员询问时,有个老师竟然还顶嘴,这般行事可谓是 “个性十足” 了。此外,部分老师的听课本记录内容少,而且记录得极不完整…… 总而言之,问题多得数不胜数。但对于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人来说,这些情况早已见怪不怪。毕竟领导们长期放任不管,你又怎能指望备课组长在检查汇总时指出问题呢?谁也不愿意去做这种得罪人的 “出头鸟” 啊!

就像身体里的毒瘤,一旦生长并开始蔓延,如果不及时拔除,必将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昨天下午书记和校长亲自主持召开了这场会议,教导主任汇报了上个月检查汇总时出现的各类问题。会议的核心目的,是希望教研组和备课组长们能够高度重视起来,别再充当 “老好人”。一旦上级检查再出现问题,是要追究相关责任的。这话到底是真是假暂且不论,但既然领导已经发话提出要求,后续的工作态度肯定会有所改变。会议期间,校长还展示了学校层面检查时拍下的问题图片,让大家都清楚地认识到怎样的教学工作是不符合要求的。有了明确的评判标准,后续工作自然就有了方向。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老师们应该会紧张起来,认真对待教学工作了。

由成人的这种工作态度,我不禁联想到了学生。其实学生也是如此,老师对他们有怎样的要求,他们就会呈现出怎样的学习态度。所以,对学生严格要求,实际上是为了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控制在可掌控的范围内。否则,一旦学生肆意放纵,那产生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

2025年4月15日 谢洪霞 晨读杂记

昨天读《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讲的都是魏晋时期上流社会中的妇女形象。这些女性或德才兼备,或相夫教子,或母仪垂范,其风采不输男性。

第六、七、八则都是讲同一个女人的,就是阮氏女。这个女人的故事,以前只是隐约听说过,不太具体。这次因为要讲给学友们听,就下了功夫去查资料,才发现这个人真是不得了啊!她竟然是四大丑女之一!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四大丑女,估计就不那么明白了。

四大丑女,就是嫫母、钟无艳、孟光、阮氏女。

我们所知道的诸葛亮的妻子黄氏,虽说奇丑,但不在此之列。

嫫母,是黄帝的女人,奇丑无比,形同夜叉,她发明了镜子。试想,一个丑到极点的女人发明镜子,不知她看到自己这后,是何感受。但嫫母不仅有非凡的组织能力,把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还利用她的相貌驱邪,黄帝能打败炎帝和蚩尤,嫫母有大功。

有个成语叫“貌似无盐”,用来形容丑女,这个“无盐”指的是战国时代齐国无盐县的丑女钟无艳,又名钟离春,又叫钟无盐。这个女子四十未嫁,丑得不能再丑,“凹头深目,长肚大节,昂鼻结喉,肥顶少发”,而且“皮肤烤漆”。虽然丑到极致,但她读书明理,胸怀大志,当时齐宣王政治腐败,国家昏暗,钟无盐用“君有诤臣,不亡其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这类的大道理来劝说告诫齐宣王,感动了齐王,竟纳她为王后,管理后宫。天哪,这故事太离奇了!但怎么那么不相信呢,不是不信她的才华,而是不信三言两语能说醒昏聩的君王,还能立她为后!

孟光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举案齐眉”和“相敬如宾”两个成语就和她有关。她三十多岁未嫁,对外宣称,要嫁就嫁当时的名士梁鸿。对,就是那个“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的梁鸿。孟光终于得偿所愿,嫁给了梁鸿,是个贤内助,梁鸿在文学事业上高歌猛进,成果颇丰。

    最后说阮氏女。她本是将门之女,饱读诗书,但因为太丑,新婚夜,丈夫不愿进洞房。丈夫问她:“妇有四德,卿有其几?” 阮女回答:“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丈夫洋洋自得,云:“皆备。”阮女说:“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

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道出了天下男人的德行,阮女一句“君好色不好德”,驳得丈夫哑口无言。从此二人“遂相敬重”。

  作为一个贤内助,不仅要管理好家事,还要在事业上助丈夫一臂之力,在皇帝怀疑丈夫任人唯亲时,她一句“明主可以理夺,不可情求”,帮丈夫化解了危机。在丈夫在政治上走错路,将危及儿子时,她也能判断“无豫诸儿事”,不会牵连到儿子,且帮助儿子们从容应对,转危为安。

在我们这个看脸的时代,以上几个丑女的故事,应该也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我要再告诫儿子一句,“娶妻娶德不娶色”。娶老婆,最重要的,是看她的德行,而不仅是容貌。

2025年4月15日熊凤珍晨记一一     

晨读《放鹤亭记》

六点,晨光熹微,我沉浸于邓老师讲解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放鹤亭记》中 。         

鹤,在文化中寓意深长。它是松鹤延年的祥瑞,是仙人坐骑,象征长生不老;身姿优雅、品性高贵,代表着温文儒雅与高洁。       

文章开篇叙事,讲亭与鹤。亭的位置极佳,环境美得令人心醉。“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寥寥数语,四季景致与天气变化下的景色尽现。鹤呢,或悠闲立于水田,或翱翔于云端,自在又优雅,苏轼的景物描写实在精妙。随后,引入苏轼拜访山人展开议沦。他们于亭中饮酒,话题从亭自然过渡到酒与鹤,一俗一雅,对比强烈。二人交谈中,“予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足见隐居之乐。苏轼还引《易经》《诗经》中对鹤“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的描述,又提及周公作《酒诰》警示饮酒误事 。       

鹤虽雅,像卫懿公好鹤却亡国;酒虽俗,刘伶、阮籍等人却借酒保全本真、留名后世。这表明苏轼对隐居生活和鹤般自由自在的向往。        

文末歌咏,《放鹤歌》《招鹤歌》两歌,透露他内心的矛盾,在出世与入世间徘徊。人生恰似鹤,时而敛翼躲避风雨,时而振翅搏击风浪,满是深刻哲理。每次读苏轼的文章,都似与他对话,收获诸多人生感悟 。        

又是心满意足的一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