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此次数学教学培训后,我对教学有了全新且深入的认知。真正有价值的收获,并非仅是培训时的专注听讲,更在于培训结束后,我能将所学铭记于心、灵活运用,并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
在今天上午的一楼阶梯教室,我聆听了三场数学讲座,这些讲座为我打开了知识结构化教学的全新视野。
中晓老师以吴正宪老师的“依瓜寻藤,聚焦主题。顺藤摸瓜,建立结构”十六字箴言开场,带来了《构建联系,重在生长》的精彩讲座。“新知联系旧知,新知联系未知”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也让我深刻领会了新课标对教材整体性和一致性的要求。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从研读课标入手,精准把握课标的要求与变化,深刻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中晓老师以计数单位为切入点,巧妙地把整数、小数、分数串联起来,清晰地展现了数的运算在本质上的一致性,让我对课标的一致性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这种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在教学中准确把握知识核心,还能助力学生站在更高的视角去理解数学知识,提升他们的思维深度。
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内在联系,是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只有深入领会其编写意图,才能更好地利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认识到关注教材中各知识点的编排顺序和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除了研读课标和教材,读懂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样关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设计出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顺利接纳新知识,实现知识的自然生长。
张良老师的《启航新学期 赋能新课堂》,帮助我们系统梳理归纳了三四年级的数学知识。在短短一个小时里,我就明确了4本数学教科书中每个课时的首遇问题、新知生长点以及重难点,这使我对教材的认识实现了新的突破,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更清晰的方向。
阮主任在梳理五六年级知识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促使我们反思教学实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廖校长在每场讲座结束后,都与我们进行深入探讨。这不仅帮助我们回顾和反思讲座内容,还让我们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找关键词的环节,让我印象深刻。通过这个环节,我更加明确了作为一线教师,应构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创设具有教学情境和问题导向的新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在育人目标下,每位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此次培训,为我照亮了数学教学的前行之路。我将带着所学、所思、所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行,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