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起开始进行自我接纳30天练习。
这周工作日的自我接纳练习没前面坚持得好,周二和周四的练习均挪到了次日才完成。每天都有坚持的是镜子练习,有需要会进行短时正念呼吸练习,好事基本每天会记至少一件,那个黄金微习惯在实践时发觉难点在将提示和要做的事建立联系,目前我还没有做到。
我还是很乐意去做这些练习的,就比如刚刚我关着门在房间学唱《向天再借五百年》的时候,我老公推门进来一脸疑惑的看向我。我向他解释,我在做今天的自我接纳练习,他明白后笑着说:“那你也别选这首歌啊!你再活五百年那我怎么办?”哈哈哈哈……
自我接纳练习D12天:抄写一段鼓励自己的话
练习体会:看到这个练习题目,我挖空心思想了一阵,甚至准备去翻自己的摘抄本。突然我想到就是这十几天有两句话,带给我很大的动力和鼓舞。第一句是每天镜子练习时对自己说的话,除了这一句固定句式外,有时我也会根据头天发生的事跟自己对话,一点都不违和。第二句是上周徐老师在针对我提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时给到我指引的话,在想不通一些事情时就会冒出这句话。
自我接纳练习D13-14天:公园20分钟或行禅、放下手机真正独处一次
看了练习步骤后,我发觉之前在不经意间我都做过这两个练习。
有时下班坐公交,要走一段15-20分钟的路才能到家,我总喜欢选择穿行一个公园,从公园里走出来时满身的惬意。这个公园20分钟的练习主打慢和沉浸。
这个练习还有个替代方案,就是不方便出门时可在家里行禅,说白了就是正念行走。这段时间雨水多,我就进行了正念行走练习。我手机里早就存了这个练习语音,一直没练过,第一次练习感觉就是要把最平常的走路动作分解成“抬脚”、“移动”、“落下”、“转移”缓慢的四步真的很难。练着练着突然想起去年在形体练习里学习的走台步,当时学练的就是分解动作,重温练习就没那么别扭了。
放下手机的独处,我近期常在做,比如每天的锻炼时光。尤其是前几个月听了解读《当下的力量》这本书,里面提到的专注做当下事情,能够产生心流状态。这之后我在锻炼时尽量不想事情、不做时间规划、不听文章或故事,专注于锻炼这件事情本身,确实能带来很好的体验。这个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专注力。在练习过程中如果大脑开始想东想西,觉察这是什么想法?接纳这些想法,不深纠这些想法,静待这些想法消失。我挺喜欢和自己独处,挺享受抛开手机的时光,所以练习起来没有任何困难。
这两个练习在合适的时机都可以进行。
自我接纳练习D15-16天:看一次TED演讲、学唱一首能带来力量的歌
这两个练习我是在今天晚饭后进行的。以前刷视频也看过TED演讲,但没有自己主动挑选过。今天我选择了看《再平淡无聊的生活也可以变有趣》这个年度最佳演讲,原因是我认可自己的生活很平淡但不无聊,可我老公觉得我把生活过得很无趣,没错,他用的词就是无趣。这个演讲观众全程在笑,但我没笑,也许我真的无趣吧,不过那又怎样?我自己没有因平淡而不舒服啊,当然在生活中能向那位演讲者学到一星半点的幽默和搞怪就锦上添花啦,这就是生活的智慧,我还挺缺。
学唱的歌前面提到了。我听了不下20首,不是因为太过青春不符合我的年龄,就是因为太难学,最后也不知怎的看到了这首歌,毕竟熟悉啊,正好以前没学唱过。
别说,唱歌真能舒缓心情。晚饭后和孩子有一次让我不舒服的对话。高歌三遍后,加上老公进来调侃一番,心情舒畅了。我都快不记得自己从青春期开始到生孩子前有一个爱好就是唱歌。
这两个练习可以每月进行一次。
坚持,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