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共情的力量》之序

       本周读完了《共情的力量》这本书,还想重头再看一遍。在看书的过程中,全书都没有划重点,因为觉得到处都是重点。

       作者在书里讲了很多自己生活中故事,关于自己爱的人和失去的人故事,也提到了自己跟病人、教授、学生和同事之间关系的细节。在这些故事中,展露了自己的欢乐、悲伤、恐惧、希望、梦想和经历过的绝望。这正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把“共情”讲得如此鲜活而有力量。

       回头重新看了本书的序,有了更深的触动。作者说把自己放在读者的位置上,想知道如何才能把通过生活和工作学到的共情讲得最好。最后决定勇敢一试,讲出自己的故事。共情让作者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如果想要说明它的潜能,就必须承认并感谢它对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作者是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工作中所受的训练和实际的经验都要对情绪进行严格的控制,不对外公布私人生活,高度尊重病人和治疗师之间必须要明确的边界。然而,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却非常清楚关系中的信任是在我们愿意展露出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的时候才能建立起来的。只有当我们有勇气对他人打开自己,放弃我们自己的观点以进入他人的世界时,我们才有望建立亲密长久的关系。如果我们都有所保留,只打安全牌,那就减弱了共情能把我们拉得更近的力量。

      生活中我们如果想获得真正的友谊,都离不开共情和信任,但很多时候却因为缺少信任,不得不打安全牌,就缺少了真正的友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