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读《于永正:我这样教语文?》第22至27页,书中有这么段话:徐州有句俗语,叫“没有熏不黑的锅屋”。意为新盖的锅屋的墙壁再洁白,日子久了,也会被油烟熏黑。就是说,只要长时间地对一个人施加某种影响,总会使其有某种改变的。学语文也正是如此,是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
著名特级教师张庆如是说:“尽管学生千差万别,但只要发育正常,与生俱来便有一种学习和掌握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潜能。入学前的儿童,日常交际用的口语已基本具备。哪儿来的?主要靠家庭的熏陶,是在一天天、一年年的口交际(听和说)的过程中掌握的。从来没有见哪个母亲教孩子喊‘妈妈’时,先讲一通什么是‘妈妈’。遗憾的是,我们学习书面语言却违背了‘熏’的规律,没有引导学生下苦功夫去背去写,而是一颗一颗地去讲,去条分缕析。想想,你自己的读、写能力哪儿来的?是教你的老师讲出来的?不是,是你自己在大量的长期的读与写实践中形成的。”
耳濡目染,其实讲的就熏锅屋。语言这东西,读多了,听多了,就会印在脑子里。但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话,真正过目不忘、过耳不漏的是几乎没有的,必须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记得住。于是人们就想出了另一个办法-----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是熏锅屋的一个办法,记下来,再时常翻翻,慢慢地,就会移植到自己的大脑里。
运用语言文字,说到底是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一旦“熏”到“自然”的程度,意味着成功。一首歌唱多了,熟了,那歌词、旋律为什么不假思索就能脱口而出?就是因为形成了习惯,由习惯成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