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结束了,预定的离职时间缓缓走来。
原本计划着项目结束后,要沿路探访好友,要好好整理自己的各种素材,要住院复查,没想到,突如其来的两场评估打断了所有计划。
经历了连续一个礼拜从早到晚的准备资料,终于搞定,赶在第二场评估前,住院复查,顺便休养生息。
说来也奇怪,每次住院,我都能睡得特别好,而且,怎么睡都睡不够,晚上九点多就熄灯躺平,早上六点不到就起来洗漱,上午、下午如果没检查还能各自再补个觉……似乎是要把欠下的睡眠时间都补回来。
言归正传,转眼又到了交作业的日子,不想因为在医院而错过,简单分享四点我的写作日常:
一是合理借鉴。“借鉴”,不是大段大段的抄袭,不是简简单单的改头换面,而是参考多篇文章的句式、措辞、框架结构,再结合自己的积累的素材,找到最合适的表达形式,融会贯通,集众家之所长。
二是反复检验。写完一篇文章,至少自己先仔细看上3遍再给他人审阅。因为,不管是匆匆写完还是耗尽心力,刚出炉的文章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错别字、逻辑错误、过于口语化、语句不通、虎头蛇尾等等,反复检验可以避免这些细节上的失误。
三是重视排版。一个好的排版不仅让看的人在视觉上感到赏心悦目,更能体现出作者的思路和态度。比如,大小标题的加粗、编号能帮助读者更好的把握重点;又比如,那些正文部分字体不一、颜色有深有浅、行间距忽大忽小的段落,很难不让人怀疑是从哪里复制粘贴后修改的。
四是学会比较。“比较”,是指将自己发出去的稿件和最终被采用的稿件进行比较,比对出被删减、修改的地方,思考原因,学习如何让信息更加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