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一直在学习家庭教育相关内容,邀请我参加了一个讲座。我去得早,看到一位一位的妈妈走进来,很干练的样子。等到大家排排坐,围城一个圆圈,大家开始彼此分享让自己焦虑的教育孩子的问题。我很诧异他们那么直接的表达痛苦的方式。毕竟彼此是第一次见面,但仅仅因为有了一个所谓家庭教育的专家辅导,她们就那么急切的敞开心扉。现在我明白了,她们面对的痛苦已经远远超过她们教育的能力,让她们不堪重负!需要卸载!
当时第一位妈妈发言的时候,我在出神。我在心理感慨,为什么学校在开家校合作动员会的时候,效果了了。可能一则教师本身没有树立起教育的专业性。这个问题又包括很多的子问题:教师本身够专业吗?教师真正关心家校共育吗?教师和家长都能敞开心扉解决问题吗……第二:在家长们感觉教育磕磕绊绊时,还意识不到自己走了教育弯路,意识不到学习做家长的重要性。第三,我强烈意识到,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也就是孩子最可爱,最让人省心的年纪的边界教育尤为重要。老百姓讲:七岁看老---是智慧的结晶。什么是七岁看老?六七岁的年纪孩子学业刚刚开始,养成好的习惯。做事有条理,遇事不任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责任意识,能自律,懂敬畏,知感恩……可能越往后说,很多人越觉得这是在要求一个孩子吗?是的,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长远。这些看似孩子达不到的品质,正是需要在她们显得无辜,可爱的年纪,必须潜移默化树造的,关乎孩子人生的很重要的品质!错过了这个年龄,等到看得见的问题出现,就很容易问题后置,变成对孩子成长问题的修修补补。
这些家长大部分是老师,这个信息也让我内心震撼。分享一下故事梗概:孩子六年级或初中的年纪,处于青春期。关于孩子成绩的焦虑;孩子自己行为的叛逆;孩子的成长因为与家长的教育割裂行成抑郁……简单倒推:就是孩子现在出现了问题,一定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出现了问题,而坐在这里的妈妈意识到了问题,期望提升自己解决问题。其中有一位孩子的妈妈一边说一边情绪激动,泣不成声。孩子小时候学习很好,上了初中后因为生病休息了一个多月,再就开始恐惧上学,因为当时采取了批评,讲道理,打骂等很多种错误方式,导致孩子后来换了学校也不想去上学。还有一位妈妈的儿子,隔几天就说自己焦虑得不行,隔几天自己在网上买抑郁药,并且出现手抖症状。但咨询心理治疗,孩子也没啥问题……
说实话,坐在现场听到这样的活生生的案例,内心冲击很大。首先庆幸自己选择通过学习做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妈妈。再是怜惜这些在孩子不知不觉长大的岁月中悄然伤害到孩子的家长。更心痛那些受伤的孩子,他们自己没有变得足够强大,抵御成长的困惑!但是,坐在这里的真诚妈妈们,依然值得敬佩,她们为了孩子,勇于剖析自己,努力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她们意识到要让孩子改变,自己必须首先改变!所以,真心祝福各位负责任的妈妈们,成长自己,成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