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不是成为家长、局长、尊长,而是成为一种不断向上“生长”的状态!
今天继续学习卢志文给成长型教师的建议
三、成长的建议
罗伯特·凯根有一个人的成长模型,叫“借势修人”。他的《人人文化》这本书当中,在腰封上就有这样的话,叫“如何拥有一个‘悍将辈出、良将如潮’的组织”。
它就是通过技术来磨炼人、修人、提高人,成长就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今天记录第四个成长的建议。
(四)系统代替目标
亚当斯说:“目标,是为失败者准备的。”为什么呢?你设定了目标,实现之前,持续的失败感;实现之后,短暂的愉快,很快就空虚,要重新设定新的目标,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你设定的目标不会实现。
当我们用系统来代替目标的时候,情况完全不一样,发展一个系统远比完成一个目标更有价值。
减重30斤,是一个目标,保持标准体重,是一个系统;每天走一万步,是一个目标,每天坚持运动,是一个系统;每天练字一小时,是一个目标,而成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是一个系统;每天写一篇教育随笔,是一个目标,成为一个好老师,则是一个系统。
新教育有一个“三专”模式,它提出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通过“三专”让我们走向卓越。
专业阅读是专家引领,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是实践与理论的对话。专业写作是一种自我反思,是教师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超越,是教师与自己的对话。而专业交往是一种同伴互助,是站在同伴的肩膀上腾飞,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坚持“三专”就会走向卓越。
作为我们校长和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福禄贝尔的这样一句话: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
我们少用嗓子,多放样子。为孩子寻找榜样,不如家长成为榜样!为学生寻找榜样,不如老师就是榜样!为老师寻找榜样,不如校长做出榜样!把团队带到真实的变革场景中去,肩负使命,一起行动,接受挑战,经历磨难,迎接庆典,并不断总结成长,于是拔节就会自然发生。
新手上路,为什么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我觉得相信是一种力量。无限的相信,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就是因为给他一个任务,他行动起来了,于是就能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