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从聆听常生龙教授的音频——《学习过程一定是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开始。
常教授说:老师的教学要真正体现佐藤学给我们倡导的课堂教学的三个要素:活动、合作、反思。
就是一个知识,能不能够被学生所理解?不是老师一讲他就能够听得明白的,你一定要有创设一些活动的过程,让他经历一个自己动手动脑的这样的一种思维过程,然后他才可能会对这个概念有一个新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也是非常重要的,你一个想法,我一个想法,大家在课堂里面相互的交就是交流,相互的碰撞,会让同学会不断提醒他,还有哪些地方没想到,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他就开始反思自己最初的一种想法是什么样子的,我应该从在哪些方面更加完善这个概念,使得我们的表述能够更加精确,这是一个真正的来体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这样一个学习过程的非常好的案例,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把佐藤学的这种做法给它落到实处!
阅读第5天啃读完第一章内容——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本章的内容梳理如下:
“环境育人,空间育人”!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行正则影直。“意思是环境的影响能改变人的习性,接近什么样的人就会受什么影响。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每一个教室都有一个固有的风景。由于地区的风土和文化、学校的历史和传统、教师的经验和个性、学生的生活和性格等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每个教室都形成了彼此各异的富有特色的面貌,并按各自的状态构筑着各自独特的世界。因此,教室里的风景不殊,通过这种多样性和固有性,佐藤学先生以此为切入点,向创造性学习迈进,构筑两间教室即润泽的教室,相互学习的教室。
1.润泽的教室。“润泽”表示的湿润程度。也就是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的肌肤感觉。在“润泽教室”里,教师和学生不受“主体性”神话束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能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信赖、尊重的关系,并得以认可和承认。“润泽的教师"给人的感受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是柔和的、默契的、和谐的、温馨的。
2.相互学习的教室。“相互学习”即与学生息息相通。与学生息息相通是组织相互学习的教师的基本功,相互学习的教室只能从相互尊重差异的教室中产生出来。佐藤学先生介绍一位能够与学生绝妙地息息相通的原田老师,她拒绝齐步走",超越年级的“齐步走”框框,带领学生从“谈论蒲公英”、“探寻蒲公英”、“蒲公英成为作文素材”、“家长采集蒲公英”到最后“校园种植蒲公英"以及学生感受到"蒲公英的强壮的生命力"这一整个过程,原田老师能够感受学生的气息,选择与学生同呼吸的方向。“蒲公英"不是杂草,而是学生、家长和原田老师息息相通的交往的结晶。后来,原田老师被调离了这所学校,但"蒲公英学习"在学生的家里也一直在持续着。爱因斯坦曾说“在你离开学校后忘记了学到的一切,最后剩下的就是教育。佐藤学先生两个教室虽然从课堂教学来构筑的,但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力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
3.营造自由呼吸的人文环境。教室是师生活动的主阵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不仅体现在外显的语言交往,还包括内隐的心灵交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师生将会感到窒息,不利于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只有营造一个畅所欲言,彼此互相尊重的自由呼吸的良好环境,师生才能达成默契,教学相长方能彰显魅力。环境育人不仅体现在物理环境,更重要的是思想的引领,文化的熏陶!
在润泽的教室里,创造相互学习的氛围。我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构思一下我们班的物理文化、精神文化了!
勤耕致远,向阳而行,且行且思且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