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过网上流出过这样一段视频:
一个大妈拿着女儿的照片和资料在某公园相亲角,为女儿寻觅对象。一个男子来“应征”,介绍自己是xx公司高管,月薪3万......大妈却摇头摆手说不合适。
又来了第二个男子“应征”,介绍自己是IT工程师,月薪约5万......大妈依旧摇头说不合适。
后来又有一个男子来“应征”,大妈询问他个人资料,男子介绍自己说xx事业单位工作,月薪8千......大妈立刻就眉开眼笑,热情地拉着男子交谈,大说好啊,编制好啊!
大妈不爱高薪高管,偏爱编制人员,一语道出了编制的优越。那么什么是编制人员呢?
所谓编制人员就是具有国家(人事部门)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其基本工资和地方地方性补助都是财政拨款。
据统计,单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一项,2020年报名人数就达150万人,编制有什么优越之处,竟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一、福利待遇好
编制人员除了有基本工资、餐补、物业补贴之外,还有各项工会福利、年终的考核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待遇和福利优势明显大于社会上的大部分企业。
二、稳定程度高
相比起企业特别是创业公司而言,编制内的不稳定因素、失业风险是相对低一点,具备稳定性和长久性,旱涝保收,犹如铁饭碗一样,如无意外甚至可以在编制内养老。
三、社会认可程度高
编制是一个正规的、社会普遍认可的社会标签。从社会信用评价的角度而言,银行贷款都会钟爱于编制人员,例如编制人员贷款的额度会更高、手续相对不会太繁琐。就像相亲角的大妈,对编制人员的认可程度也是很高的。
中国自古以来士、农、工、商的阶级排序就很好的说明了编制的特殊地位,所以编制人员是更具优越感的。据说流传着这样的一条鄙视链:编制内的人,择偶不喜欢找编制外的人。
一个女性网友在社区诉说了她自己的个人故事:她是本科学历,从事外贸销售,月入3-5万,她丈夫是某事业单位的非编人员,专科学历,月薪5千,正在努力考编。婚后2年,丈夫成功考入编制内,因为他同事的妻子都是老师、医生等编制人员,而他开始嫌弃自己妻子不是编制人员,觉得她收入如何高,只不过是个打工妹。最后丈夫提出离婚。
难道真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编制高?
我有一个女同学,一直追求编制内的工作,6年来考编17次,不过现在还是没能成功考入编制内。这6年来,她都是在报考、日夜鏖战看书、奔波各考场考试中度过,年复一年。17次的考试,14次的成绩不理想,3次成绩不错,但都在面试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由于她一昧投入所有心思和精力考编,已错过了许多提升机会和机遇,本职工作却未见任何成绩和起色。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考不上编制,社会上也有许多可以发挥个人才华、让人安身立命的工作,没必要在一条路上扎死。
世间万物总是变化无穷的,唯独变化是永恒不变的。
从2019年国家开始发布事业单位改革的消息到2020年基本全部转型完成,编制人员变合同人员,这意味着我们一直以来为之争得头破血流的“铁饭碗”,不存在绝对稳定了。社会发展千变万化,编制也不能成为永远的铁饭碗,只有过硬的个人能力才是我们终身铁饭碗。
2020年一名深圳某中学的高级女教师,在其48岁(临近退休还有7年)毅然辞职,放弃学校教师的工作,离开编制,出去谋求另外一种人生,她辞职后却有许多知名的教育机构和公司抛出百万年薪的橄榄枝邀请她加盟,这是因为她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个人综合实力强大,光是论文就发表过400多篇,还出版过8本专著。
只要个人实力强,无论是在编制内还是编制外,他都能在行业的竞争中抢占鳌头!
相反,个人实力不够强,即使他位居高处,总会有被刷下来的那天:
我上一家公司是一家第三方环境检测公司,人员规模是50-100人左右,组织架构最高的是技术负责人(总经理),她是一个具有10年色谱检测经验并且拥有中级职称的人。按理说,这样的领导人实力应该相当强的。现实却是让人大跌眼镜:
她没法解决色谱仪基线噪音的问题、对于色谱外的领域不熟悉、技术指导也是一塌糊涂……
经过两次的新项目的评审,她从工作安排、人员组织、技术验证方面都令人堪忧,甚至给人一种才不配位的感觉,过了几个月后,就被老板解雇了!
能力不强的人,社会上总会有上百种方式收割他!
我认为强大的个人能力,首先它是能管理好自己,然后它能影响别人,最后它甚至能改变环境、改变世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