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线上课第三讲金句笔录(李春建):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十二岁看终生。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孩子不同时期的敏感期。
三岁敏感期:
0-1岁:婴儿期,需要环境,父母像保姆一样看护好
1-3岁:幼儿期,探索欲强,观察孩子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安全期,注重心理营养。
0-3岁的敏感期:光感敏感期,味觉敏感期(4-7个月),口腔敏感期,手臂发育敏感期(6-12个月),大小肌肉敏感期,细微事物敏感期,语言敏感期,自我意识敏感期,社会规范的敏感期,空间的敏感期,色彩的敏感期,执拗的敏感期,追求完美的敏感期,诅咒的敏感期等等。
不了解这些敏感期会指责打压,影响孩子内在人格的形成。
6岁之前,①动作敏感期,不想让他跑就说“站住,不要动”,支持孩子运动,让他肢体协调,影响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②细微事物敏感期,训练专注力的最佳时期,不要打扰孩子对细微事物的专注力,配合孩子的观察力。③秩序敏感期,让他适应不熟悉的环境,提前适应幼儿园环境。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耐心等待发泄完情绪,让他表达,女孩善于表达,男孩不善于表达,可以猜一猜。
三岁前三个叛逆期:①执拗敏感期:当孩子说不,要高兴,学会拒绝,学会与孩子沟通;②追求完美敏感期:做事完美的孩子自律性好,带领孩子遵守规则;③社会规范敏感期:以自我为中心,当孩子感觉安全的时候,会逐渐离你较远。与社会链接,自律的生活体验。训练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如何让孩子聪明?语言的植入。增加孩子的词汇量,累加3200万词汇量。不要依托于电子产品,真人互动,最好不是老人,老人好静,孩子好动。
6岁之前:要多让孩子体验,试、听、触、感。
3岁之前捕捉、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很重要,不要打骂、惩罚。
撒谎敏感期:成长必经过程。孩子在训练自我表达、自我控制能力。家长怎么做呢,家长翻译“你是不是想......”
7岁:发展社会性。举例:孩子上学总哭,家长陪读,给孩子做沙盘治疗,半年后逐步好转。没有形成融入社会的能力。
家长怎么做呢?少帮孩子做事,训练孩子各项生活能力。
举例:“延迟满足”训练,自控性强的孩子,将来才会聪明、自律、卓越。
4-7岁敏感期:如何出生敏感期,人际关系敏感期,婚姻敏感期,审美敏感期,身份确认敏感期,性别敏感期,数字概念敏感期,认字敏感期。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在敏感期中不断提升能力。
记忆力与学习力的关系:多描绘图像,强调细微之处,让他加强记忆;让他按照顺序记忆,1、2、3...;逻辑思维,解说有逻辑,让孩子养成逻辑思考能力。
男孩喜欢争执与打架:由睾丸激素导致的,让孩子多运动,多释放睾丸激素。
金钱敏感期:3-5岁,教孩子辨认钱。6-7岁让孩子确认购买的能力。做家务奖励孩子零花钱。 10-11岁学会节约用钱,会计算利息,明白复利计息。12-15岁,银行储蓄原则和投资方法。让孩子知道挣钱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方法:带孩子多做游戏;带孩子多做运动;带孩子阅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14岁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十分重要,阅读能让精神饥饿得到满足,提高学习能力。
应试教育:应付作业压缩阅读时间,厌烦知识点学习,营造阅读的环境,做一个小“书吧”,少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影响思考的能力。
青春期(12-16):跟上孩子心理成长的需求,挑战权威,自我扩大,固有性格,寻求同伴接纳,追求荣誉感。
网络成瘾(7-12):孤独。①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少,没有做到面对面看着孩子。②和父母在一起不好玩,游戏更好玩,游戏让孩子兴奋快乐。③孩子没有自己的兴趣。④早年教育的缺失,陪伴成长很重要。
霸凌事件:感到学校危险,选择辍学。
让孩子脱离负面情绪。
孩子的不当行为有四个阶段:
①吸引父母的关注和关心
②争取权利,优越感
③升级报复、复仇
④自暴自弃
好行为没有受到关注,所以采取不好的行为得到关注。
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注、关心和爱。孩子所有的反叛行为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不要让孩子自我否定,极度自卑,自暴自弃。
“习得性无助”:长时间被刺激、伤害,变得自闭无助,然后就成为习惯,在这个状态里麻木。
主动建设的孩子:没有引起父母的关注,就会反叛,坏脾气报复
内向型、被动式孩子:没有被父母关注,就会懒惰,固执,消极、抗拒
高冷型的孩子:取得成绩比较好,有可能瞬间掉入冰层,也有可能自暴自弃。父母忽视孩子不好的行为,放大孩子做的好的方面,从冲突中主动撤出,转移孩子的情绪,让孩子从对抗中走出来。
孩子报复行为的时候,父母不要再伤害孩子的情绪,避免处罚。
自暴自弃的时候,父母放大孩子的点滴进步,不要眼里都是孩子的缺点。
孩子为了获取关注、关心和爱,选择了错误的行为,表达需求。
孩子为什么学习困难?①输入困难:眼、耳关闭,不走心。②组织能力困难:颠倒逻辑,跳字少字不添字。③记忆困难:忘了。④输出困难。
克服学习困难的两个基本要素:时间和方法
18岁成年以后:需要精神领袖人物。
学习几十年孩子不知道做什么,孩子一事无成没有方向,教育的悲哀。
小时候就开始培养未来职业方向,(7年)有可能将来就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
唤醒内心觉悟,认识自己,父母的成长是关键。
作业:1、描述孩子此时正处于哪个阶段?与孩子核实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问题
2、了解孩子现在的敏感话题是什么,与孩子进行沟通,孩子满意后进入下一题
3、回到青春期时的你,与孩子进行对话,孩子满意后,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