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青春期孩子合作四部曲沟通实践(14岁,初二)男孩
一、沟通
孩子近期放学回家后,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游戏,作业拖延到深夜,甚至谎称“作业在学校写完了”,被发现后拒绝沟通,还反驳“我自己的事不用你管”。
二、赢得四部曲沟通过程
1.表达理解与共情
“妈妈知道现在这款游戏特别火,和同学一起组队玩的时候肯定特别解压,而且你现在就想跟着自己的节奏安排时间,不想被人催着做这做那,这种想‘自己做主’的感觉妈妈特别能理解。”(孩子原本紧绷的肩膀放松了些,从书桌前转过身,愿意和我对视)
2.表达自身感受与需求
“但妈妈这几天看到你作业写到凌晨,早上起床没精神,而且因为熬夜脸色也不好,特别担心你的身体扛不住。同时也怕作业拖延影响学习进度,之后考试复习时会更吃力,心里一直悬着放不下。”(全程没提“你怎么撒谎”“你真不懂事”,只说自己的担忧)
3.邀请孩子参与解决问题
“咱们一起想想办法,怎么能让你既能玩到游戏,又不耽误作业和休息?比如每天固定‘游戏时间’,或者完成作业后再玩,你觉得哪种方式更适合你?也可以说说你的想法。”(孩子思考了一会儿,提出“每天放学回家先写1小时作业,然后玩40分钟游戏,之后再把剩下的作业做完”)
4.达成共识并付诸行动
“先写1小时作业再玩,既能保证学习进度,又能满足你玩游戏的需求,这个安排很合理。妈妈可以帮你一起定个计时器,要是之后觉得时间需要调整,咱们再随时商量,好吗?”(孩子主动点头,当天就按照约定的时间安排了学习和游戏)
三、自我感受与收获
(一)感受
1.刚开始听到孩子说“不用你管”时,特别想反驳,但忍住后先共情,发现孩子其实不是“故意作对”,只是想被尊重,内心的火气慢慢就消了。
2.当孩子主动提出时间安排时,明显感觉到青春期孩子“越被信任,越愿意负责”,比我单方面催他写作业效果好太多。
3.沟通结束后没有以往的“冷战”,孩子晚上还主动和我说“今天作业提前写完了,游戏时间也够了”,亲子间的氛围轻松了不少,自己也少了焦虑。
(二)收获
1.不否定“兴趣”,只谈“平衡”:青春期孩子对游戏、社交的需求很正常,直接否定会触发逆反,先认可他的兴趣,再聊“平衡”,孩子才愿意听。
2.用“我担心”代替“你不对”:指责会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反驳”上,而表达担忧能让他感受到关心,反而愿意反思自己的行为。
3.把“控制权”分一点给孩子:让他参与制定规则,比家长“下命令”更有效,还能帮他慢慢学会平衡兴趣和责任,培养时间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