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劝朋友戒烟
1. 《非暴力沟通》阅读笔记
昨晚( 2018.06.28)花了93分钟看完《非暴力沟通》,再花2小时和一位朋友练习了一个场景,今天和班上2个不好好午睡的娃沟通,他们出乎我意料地神奇配合。连中三次,开始有点屡试不爽了。
沟通包括听说两个方面,今天先讲“说”的部分,记录初次练习,限于篇幅,和孩子沟通午睡的事情会分第二篇写。书里提到,当我们表达时,要遵循的表达要点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即先观察当下的事实,把它描述出来;再使用贴切的情绪词语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一步属于自我的觉知;接着追溯到是自己的什么需要,导致会出现内心此刻的感觉;最后温和地提出具体的有建设性的请求。
我原以为分清楚“观察描述”和“评论”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发现不是这样的。很多人在试图描述一个客观事实的时候,总是掺杂自己的假设和带着情绪,分不清楚真相和自己的想象。这就很容易导致由一个错误的“事实”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然后陷入死循环。这是最基础的练习。
2. 用一个场景来练习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我约了C陪我去听钢琴演奏会,路上他一直抽烟,我说过我鼻子过敏闻到烟味会打喷嚏,他不听,再抽烟时我只好离开一米远地走在大马路中间,最后我实在忍无可忍,很想收了他的打火机扔掉他的烟。但是出于最后那点残存的教养和尊重,拿龙应台写给儿子的话来安慰自己,“请记住,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人,你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因此,你就不能把眼前这个人嘴里的烟拔走。他是一个别人。”克制住没有发脾气,可连着很多天一想起这事还是压着一肚子火忿忿不平。你看 我都已经明示暗示了他为什么还不听,一点都不重视我,算了,别有期望就不会失望。
这是我原以为的前提。看了书以后我觉得自己罪大恶极,赶忙去道歉。以下是对话。
我:那天跟你出去时我说很想扔掉你的烟,回来还抱怨说自己一身二手烟。是这样的,我看到你那么一小会就抽了3根,有点多,就会联想到身体很严重的后果;然后我把你列在我的好朋友的行列的话不想你早早挂,是会有点担心。我还想跟你聊天的时候有眼神交流,不喜欢走着走着又要隔开一米远。所以应该直接跟你说,我鼻子又过敏又真的很介意吸二手烟,你可不可以回家时再抽?
C:所以,你是想说,让我不要抽烟??你讲的,我其实都已经记不住了。你是不是把我当你幼儿园的学生了,可这样是不对的。
我:我是觉得你会比较容易理解这种话题,跟别人说起,会有点尴尬,人家也会莫名其妙。
C:我知道,但是我没有get到点耶。
我:是要持续沟通才可以get到的,而且我一边是直接的沟通者一边是站在事外的解释者,角色有点混乱你可能也有点乱。我们回去一开始的场景吧,我的观点在于:我在学习书里的一些沟通方式,比如应该先描述我的观察和感受、再直接表达我具体的请求,这样你可能会配合一点,即使不配合说明原因了我也不会生气;不应该笑嘻嘻地说气话让自己真的生气,结果你没听懂也没做到。
C:所以你生气了?
我:那天你一直一直抽烟我有生气。
C:有一直抽烟吗?那我可能真的困了。
好了,至此我发现他不是故意挑衅我,只是习惯使然,心情就平静一些。而且本来习惯早睡的人,被我打乱生物钟,我应该不好意思和表示感谢。我一开始只有描述 或指责,没有明确说出我的感觉和请求,所以他没听明白,我说的“一直抽烟”是我的意见,而事实是:他饭后抽了一根、我接了一个很长的电话时他无聊抽了一根、最后又困又渴抽了一根,我在明晰地观察事实后依据我的感受和需要,提出的请求他听明白了,我也不再借题发挥出他不重视我之类不恰当的意见。
然后我问了他什么时候会有烟瘾,和有没有想戒烟。
C:烦的时候,不是强制转移注意力,只是需要减轻焦虑的感受。
我:好像止痛药的效果?
C:是阿。你有没有喜欢的东西,有依赖性喜欢那一种?
我:赖床。
C:差不多就那样,即使后来不喜欢了,还是有依赖。
3. 从非暴力沟通中收获
这时候我开始能够感同身受了,如果别人问我戒不戒赖床的习惯,我多半不会认真当回事,每个人生活方式不同,赖床不是健康的作息,但也无伤大雅。抽烟类似。
我反思,其实我那天真正想表达的,是我关心他的身体状况 和请求他跟我一起时不要抽烟免得我吸入二手烟,如果我当时用了非暴力沟通提出这样的请求,他应该可以做到忍了那3根烟,或者我们停下来等他抽完再继续走;至于他在生活中接不接受戒烟,那是成年人自己该有的考虑,当我透过语言去觉察自己的内心时,我便不至于因为他不接受我的建议而觉得受挫和被冷落,然后又生出许多负面情绪来。
当我们愤怒时,能真的去面对不好的情绪,去探究真的发生了什么事吗?通过寻找过往累积的没处理好的情绪负荷,让它流通出来这时我们就不再郁结于心,而会神清气爽、充满活力。
二、和孩子平等地沟通
语言是有力量的,代表礼貌的“请”和“谢谢”也可能因为语气里的命令而充满攻击。我们说非暴力,其实在于沟通时双方的互动是否平等、顺畅,没有强迫,更没有诅咒。
午睡时间,听完睡前故事,和孩子们说了午安,提醒要闭目养神了。D和F自顾说说笑笑,D不停讲笑话。
一个习惯大吼大叫的老师,会脱口而出“D,你在干嘛!自己不睡还影响别人!”(这是明显的指责,孩子一开始会被吓到,过多几次就不怕了变皮了。)如果稍微缓和一下情绪,可能会说,“D,你还没有准备好睡觉,请你先坐起来1分钟,等准备好了再睡”。(同样粗鲁)
直到我遇到这本书。我尝试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然后心平气和地提出建议,他们答应了我,也确实早早睡着。其实不吼不叫的时候,孩子真的乐意听从这些意见。
后记:距离我提笔写这篇文章已经一年有余,小D和小F已经准备上二年级了。有些想法如果当时没有记下,就只能存在私密箱里。就这样吧!
2019/5/25非暴力沟通案例
1. 晨练要跳律动,梓锐说不干。请轮到周三值日的孩子去搬床,他不干。
(为啥什么事情都拒绝?这明明就是该做的事)
娃:我今天有点呕吐,比平时难受不想跳舞。今天星期二的值日生没来,我帮忙收桌子了,如果再加搬床就太多工作。
我:哦。方老师也看到了所以加了很多小朋友来帮忙。有点难的时候可以说出来可以请人帮忙。
2. 起床听《小猪猪》的歌,珊珊说不行不要好恶心,要听公主!
(是因为别人不采纳你的建议就说恶心?)
娃:他里面唱到屁股,猪屁股…我一想就觉得很臭很恶心。
我:明白。屁股也是人身体的器官,各有用处。
3. “这首英文歌是我哥哥唱的。” 另一个孩子说,“方老师童童猪说谎!”
(这歌摆明了不是哥哥唱的啊…)
娃:我哥哥跳街舞很厉害的,他也会唱英文歌。
我:原来是这样。哥哥跳街舞很厉害,也喜欢这样节奏感很强的歌,对吗。不过唱这首歌的人叫shinee,不是你哥哥。你再去跟小朋友讲一次,讲得清楚些。(后来听婆婆说哥哥跳街舞很专业,还有机会去美国总决赛。娃评价我是个“不会生气的方老师”。庆幸没有武断地误会她。)
4. “你为什么插队!你干嘛…啊!方老师他老是…哼!”
(因为爱管别人而一天生气八百次的娃)
娃:我提醒了他不听。
另一个娃:我就是没注意看。
我:你知道哪些做法是正确的,也想提醒小朋友,这很棒。你提醒的时候可不可以直接告诉小朋友他应该怎么做?比如“请你排好队”,好好说话别人是会听的,不用吼。
过了很久,我无意看到他对占了他大半个位置的同桌说,“你可不可以坐过去一点点?”边说边帮忙推椅子的动作。换作以前,估计是“你为什么坐我位置!”。我猛然发现,已经不记得他上次大吼大叫是哪天了,也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悄悄改变。
2019/5/25 非暴力沟通案例
1. 晨练要跳律动,梓锐说不干。请轮到周三值日的孩子去搬床,他不干。
(为啥什么事情都拒绝?这明明就是该做的事)
娃:我今天有点呕吐,比平时难受不想跳舞。今天星期二的值日生没来,我帮忙收桌子了,如果再加搬床就太多工作。
我:哦。方老师也看到了所以加了很多小朋友来帮忙。有点难的时候可以说出来可以请人帮忙。
2. 起床听《小猪猪》的歌,珊珊说不行不要好恶心,要听公主!
(是因为别人不采纳你的建议就说恶心?)
娃:他里面唱到屁股,猪屁股…我一想就觉得很臭很恶心。
我:明白。屁股也是人身体的器官,各有用处。
3. “这首英文歌是我哥哥唱的。” 另一个孩子说,“方老师童童猪说谎!”
(这歌摆明了不是哥哥唱的啊…)
娃:我哥哥跳街舞很厉害的,他也会唱英文歌。
我:原来是这样。哥哥跳街舞很厉害,也喜欢这样节奏感很强的歌,对吗。不过唱这首歌的人叫shinee,不是你哥哥。你再去跟小朋友讲一次,讲得清楚些。(后来听婆婆说哥哥跳街舞很专业,还有机会去美国总决赛。娃评价我是个“不会生气的方老师”。庆幸没有武断地误会她。)
4. “你为什么插队!你干嘛…啊!方老师他老是…哼!”
(因为爱管别人而一天生气八百次的娃)
娃:我提醒了他不听。
另一个娃:我就是没注意看。
我:你知道哪些做法是正确的,也想提醒小朋友,这很棒。你提醒的时候可不可以直接告诉小朋友他应该怎么做?比如“请你排好队”,好好说话别人是会听的,不用吼。
过了很久,我无意看到他对占了他大半个位置的同桌说,“你可不可以坐过去一点点?”边说边帮忙推椅子的动作。换作以前,估计是“你为什么坐我位置!”。我猛然发现,已经不记得他上次大吼大叫是哪天了,也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悄悄改变。
三、一个相关的工具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建的理论。它认为:让你有这些负面情绪的,不是某件事情本身,而是你对该事件的认知和评价。诱发性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引起C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
也就是说,我们对生活中某些事件产生的一些情绪和行为后果,源于我们对该事件的看法和解释。
当你改变一些看法和观念之后,很多问题就有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