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高六李娟丽/分享731天/ 2021.12.25周六总1308场(累计328场/本周5.场)
一、读书
夫妻咨询。在夫妻咨询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困难就是,两个人都希望对方改变。其实我们知道咨询中一方想让另一方先做出改变是挺难的一件事,但是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参考的方向,我们可以把不同的目标变成大家的共同目标,那就是:我们希望能像过去曾经的那样很好的相处。相信这才是夫妻双方愿意一起咨询的真正目标。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咨询师非常智慧的绕开了一方想让对方改变的议题,直接假设对方已经改变了,看看他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什么反应和回应,以及跟以前有什么不同?从而使他思考他的改变会带来对方什么样的改变?而不至于总是纠结在谁先必须改变的问题中。所以说我们假设改变已经发生了,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了这样一个谈话的框架,夫妻双方和咨询师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咨询也会相对比较容易推进。
二、叙事学习
叙事的解构外化态度与技巧。林博士在讲解中运用播放短视频和讲故事的形式,穿插理论知识,把解构外化的态度和技巧非常生动形象细致地进行讲解。能在九十分钟里不断提醒重点,强化需要加强记忆和反复练习的知识点,强调操作方法,千万叮咛嘱咐的认真对待,非常感动人。印象深刻的是播放的三个短片:比如四根麻绳代表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需要别人帮他先剪断一根而不是全部剪断?再次提醒叙事精神是自己要怎样帮助自己。第二个短片,我的32个脸孔。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从中找到似曾相识的部分,我们怎样看待我们不同情境下的自己?哪些部分是自己喜欢的,可以如何好好相处的?看到每个人在工作中的样子,在家庭中的样子,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的样貌,更主要的是在用叙事的视角提醒我们要发现自己好的面孔,喜欢自己好的面孔,并且要感谢自己的美好,所以叙事真的是在引导人发现美好。也让我们看到了如果朝着不好的方向反省,有可能会越反省越讨厌自己,林博士把反省变成反思,这样表达的方向就不同,问的问题也不同,感动于叙事的反思,不断提醒我们,喜欢自己的哪一部分?喜欢自己做的什么事情?今天活得最有意义的是什么?最有价值的是什么?以及最有能量的时刻等等,人生有意义,幸福开心的那些事情。这样就让我们越反思越有力量,越反思越有希望。第三个短片中把问题外化,抑郁黑狗狗。对林博士的两个表述有一些思考:比如说我是抑郁症,这就是一个内化的说法,而另一种说法是:我有一个抑郁症的议题要解决,这就是一个外化的说法。把人与问题分开,人就有力量去面对和解决问题,从一个受困者变成一个挑战者。
关于问题的外化,他说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这样我们人才能去真正的保持好奇,当拉开了与问题的距离,看见生活与思考模式背后人如何面对与处理问题,如何不放弃才是值得好好探索的,这是最重要的部分,相信人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比问题本身要多得多。后面强调几种外化,比如说把问题当成人;或者当成它者,比如用这个抑郁,这个焦虑,这个懒惰,加上这个就是与当事人区分开来;还有适合儿童的拟人化。在问题外化的实务操作中,证明人对问题的影响力比较大,包括如何挑选适合进行外化的问题,做探索,定位。接着又讲了关于清华的一个学生说自己死定了的故事,还有黄锦敦老师讲跟女儿互动的场景,让我们看到了外化怎样使用在生活中。对故事中关不掉的警报器变成提醒的闹钟,以及小曼那个金色的勇敢都令人记忆深刻。
林博士又跟我们分享了他的创造活动练习,练习分为三部分进行:第一个就是生命的自由书写。第二个就是烦恼的萃取与好奇。以及第三个就是心理位移它位格的书写。而书写最核心的最重要的一段话也就是要完整的表述自己最想被读懂的是什么?要反复练习多次尝试一定会有一些不同的感悟出来。林博士真心做到了苦口婆心,手把手的教学,从理论到案例,到如何实务操作,让我们在咨询心中怎样运用外化更多的认识理解,也敢于尝试。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