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抄分享 || 当你理清了工作的顺序,就能在复杂的职场中游刃有余

2010年,日本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日航濒临破产。

危急时刻,日本首相亲自邀请稻盛和夫出山。

尽管当时的稻盛和夫已然78岁高龄,但他还是点头应下,立即赴任董事长。

仅仅一年时间,他便力挽狂澜,使日航公司实现利润世界第一。

看着步入正轨的日航,稻盛和夫将70多年的工作经验,出版成《干法》一书。

在书中,稻盛和夫指出,工作就如僧人扫塔,打扫的顺序对了,工作就简单了。

日常工作中,每个人都会遭遇各种挑战和难题。

随意处理,慌乱应对,工作就会越做越乱,使自己身心俱疲。

把工作的顺序理清了,事业自然就能节节攀升。

1.关于做事:先完成,再完美。

很多时候,你总是想着一下子把事情做到完美。

可再完美的设想,不行动就只会变成妄想。

稻盛和夫在《干法》里说:

“有些头脑聪明的人,似乎在做事前就能判断成败。一旦心里认定这件事做不好,就会抑制他们的行动力。”

但实际上,很多难题只有在行动中才能获得灵感,然后一步步解决。

现实中,就有不少人跟稻盛和夫的同事一般,做事反复筹划,不肯动手执行,结果一事无成。

却不知,很多事“做好”只是锦上添花的过程,“做完”才是从无到有的突破。

你只有先迈出第一步,才有渐趋完美的可能。

正如Facebook公司那句著名的标语:

完成,胜过完美。

在工作中,第一步永远是完成。

凡事先干起来再说,当你开始行动,成功也就不远了。

2.关于沟通:先求同,再求异。

在管理学中,就有一个“肥皂水效应”。

说的是,人与人在沟通的时候,应该先表示认可,再提出不同的看法。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点认同感,它就如肥皂水般,给沟通双方加上了润滑剂。

日常工作中,面对他人不同的观点,不要着急反驳。

学会找到双方的共同点,才能迅速拉近两个人的距离,然后友好地进行协商。

当你能够赞同对方,沟通顺畅了,工作自然就会变得轻松简单。

3.关于利益:先利他,再利己。

《道德经》里有句话说:将欲取之,必固予之。

在工作中,多一点利他之心,也会给自己带来机遇。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

人生中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所有一切,归根结底,要看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利他之心”发挥出来。

追逐利益,是人的本性,但聪明人却会克服人性,让利为先。

正所谓,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

懂得以舍为得的道理,先把好处给别人,就是把长久的利益给自己。

工作中,少一些斤斤计较,多让利于人。

所有的利他,最终都会以利己的形式返还。

4.关于情绪:先处理事情,再处理情绪。

很认可稻盛和夫的一句话:

即使你抱怨再多,受到委屈再多,当下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先把工作做好。

生活中,有些人工作不顺,便会肆意宣泄自己的情绪。

可越是这样,事情越难处理,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而真正优秀的人,不管自己心情多糟糕,都会先把事情处理好。

作家阿兰·德波顿在《工作的迷思》中说:

“情绪,在工作中是最不重要的事,解决问题永远比解决情绪重要。”

以心情为导向,小麻烦就会变成大问题,最后在困境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而当你能咽下委屈,控制脾气,就能拥有更多的精力处理好事情。

比起任性耍情绪,把问题解决,将工作做好才是硬道理。

5.

很认同《干法》中的一个说法:

驾驶汽车时,你得先踩离合,再挂挡,最后踩油门,车子才能开动起来。

操作的顺序不对,即便你累得满头大汗,也全无用处。

其实工作也是如此,做事有做事的章法,沟通有沟通的技巧。

先照顾到别人的利益,对方才会为你提供便利。

将情绪置后,先把事做好,才能拥有立足职场的资本。

工作不顺的时候,就去翻一翻这本《干法》,体悟稻盛和夫的工作智慧。

当你理清了工作的顺序,就能在复杂的职场中游刃有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