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是故形伤于寒暑燥湿之虐者,形苑[1]而神壮;神伤乎喜怒思虑之患者,神尽而形有余。
(《淮南子·俶真训》)
【注释】
[1]苑:枯萎。
【解读】
形体和精神,古代哲学称“形神”。形、神的关系先秦庄子提出“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庄子·知北游》)。荀子认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荀子·天论》)。首先肯定有形人体才有精神。汉代的桓谭、王充等先后提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新论·形神》),“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独知之精”(《论衡·论死》)。到南北朝时,形神问题为哲学讨论的中心,范缜作《神灭论》论证“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基本上解决了形、神的问题。
在医学方面,同样存在形、神问题。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伤人形体,故其“形苑”;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之极伤人之神,故曰“神尽”。《淮南子》之说与医理相合。
《素问·调经论》中记载了“神不足”“形有余”“形不足”的症状和针刺治疗法。可见对于神、形的病变和治疗,古人已十分重视之。
【参阅】
《素问·调经论》:“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形有余不足奈何?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支不用……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